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眼里的留言(2)――峨眉山

眼里的留言(2)――峨眉山

2013-10-24 00:06 作者:蓉子 阅读量:3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愿意与我合影吗?我问,你不语。

——题记

峨眉山的山

这是一个极好的季节,十一月初始,峨眉山上满挂着诗情,阳光正好,决不过暖,也决不过凉,连风息也是温驯的。

刚到峨眉山时,心里默念着往日的峨眉山印象,这一别近十年,看见沿途新修了不少的房屋。峨眉山下,已不是早年的踪影了,一座座漂亮的酒店、大佛惮院、文化广场、商业街等,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旅游气息。

以往去峨眉山,都是在夏季,这样的季节到峨眉山,还是头一回。想山中一定有不少秋色等着。

上山那天,飘渺的雾,悠悠地,如梦如幻。走在山中,感觉山还在沉睡似的,生怕脚步声惊醒了大山。有一刻,竟想把梦带进山的怀抱,与山共存。我无法裁剪心中的情绪,青石板路一直往上向山里延伸。一座山的生命是丰富的,从古老,悠远的岁月走来,站在鲜活的大地上,阅尽人间。

每座山,都有它的特殊性,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风光。传说中的故事,只有用眼睛去找寻。都说天上好,神仙乐消遥,走在峨眉山中,我不想飞天,我来的目的,就是享受它独有的天地合一,享受它人仙和谐,享受独有的峨眉之魂。我们虽然走进了山中的神奇、瑰丽、壮美、秀雅,可我们却走不进山的丰盈、哲学、敏思、富有。

或许,看一看峨眉山的风景,就会忘记很多烦恼。一山一倾情,因为匆匆,因为距离,与山,有永远达不到的界限,永远读不完的美丽。便想,这样,便有了下一次的借口。

还记得曾经读到过的峨眉山,“曙色初露,朝晖绚丽,似锦似彩。”由于上山时的天气,无缘太阳,因此,也就无法领略太阳穿透云雾的烂漫,无从感受晨雾消失在阳光里。

山与我们,永远是一个没有喧嚣和尘埃的世界,一个没有俗气和冷漠的世界。如果没有沿途的商贩,峨眉山只有一色的清新、空灵和纯净,那该多好呀。

峨眉山的树

如果说,我可以忘记峨眉山寺庙里的那些佛像,也不能忘记峨眉山上的树。

峨眉山中珍奇的树木太多,上千年的树种更不用说了。

树,渲染着峨眉山绿色的深情,支撑着峨眉山不屈不挠的灵魂。一棵棵树木,诉说着与峨眉山相伴的日子。那些沧桑的历程,只有山知道,那些伴随着与天、与地奋斗的无穷其乐,还有与狂风暴雨的撕扯,展示着惊世骇俗的厚重和美丽。好几次,都想抚摸下那些粗壮的树身,感受与山共存的漫长岁月。

岁月风雨,或许我会触摸到一段遗落的片段,存放在文字中。而我,只有隔着岁月的风尘,遥遥相望。千年的坚守,给予每一个走近它的人的,难道仅仅只是为了那真诚的守护?千年前,可能还是一棵不足两米高的幼苗,或者更小。是什么造就了可经风雪,可经山洪的野性,数千年的变迁,屹立不倒。

就是这样的锤炼,炼就了峨眉山树不屈禀性,造就了峨眉山树更加茂盛、刚毅,并催生出更加博大的胸襟,播发出更多种子。

峨眉山的水

流淌成溪,在峨眉山脚下。

你是峨眉山水,从地下来,从天上来,从远古来,舒展你的崎岖,润泽你的孤寂。

潺潺的流泉,闪烁的浪花,弹奏着峨眉山的心曲,用深情的音符,歌唱相思;听洒落在山间青苔路上的低语,是这样的纤细、秀美。

是你,让万物峥嵘的山川,盈满了万般柔情。虽然我无法读懂你纯净的语言,但能听清你原生态的歌唱,仿佛天籁之音。掬一捧峨眉山泉,洗去一路的风尘,尽管这些水太清幽,寒气袭人,这么美的峨眉山水,能与之相遇,也是一生的福分。

山峦的气息,飘荡在水中,听着水声,感觉大山才刚刚苏醒,正等着我们。

一直以为,只有水才可以伸入大地内心,才能奔赴那来自远方的呼唤。溪流突破群山的围困,粉碎空谷的虚无,选择自己的路途,胸怀里装着的,只有梦的远方。而我们自己,却抵达不了一滴水的境界,最多只能捧起水的清凉,冲洗双手携带的尘土,冲洗脸上的疲倦。

水,在群峰之间飞流着,绕过群崖。有的,飞流直下,而有的,弯弯曲曲伸延着悠然。看溪水澄澈如镜,水下的石头清晰可见,最深的也不过一到二米,而我却不敢丈量人的一生有几米精彩。让心随溪水顺流而下,环环涟漪,荡去俗世间的疲惫,空气中缀满美妙的音符,心在明净的水上,没有漂泊,只有如诗如歌般的激情。

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只说对了一半。这里,也有春暖花开,当你面对山的清新、宁静、博大和谦虚;当你面对这清澈的溪流;当你与千峰屹立,与树木同在,无不惊叹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与美丽。

我有幸领略了峨眉山的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带着一股清凉的禅意,飘洒在身上,让人陡增一份朦胧,一份神秘。雨,就像是峨眉山鲜活的灵魂,竟想在雨中,把尘浮的心洗涤一清。看雨在山中漫无边际,自由地与山连在一起,清澈的痴情无怨无悔。

峨眉山的猴

或许是因为猴的灵动,一直不喜欢它。我是有些怕猴的,第一次上峨眉山,只是离猴群远远的望。那是因为小时候生活的矿区有猴子,尽管我没见过。我家在矿区住的第一处房屋背后的山就叫猴子山。只要是天一黑,父母怕我们出去玩,就常拿猴来吓我们,说猴子会背小孩子。

在我第二次上峨眉山时,由于孩子喜欢不得不陪着一起。沿途就有买给猴子食物的,我不敢买,怕猴子从我手中拿食物时抓我。那时的猴子全蹲在路边上,大的猴子蹲着就跟人一般高,身子却比人大多了。我是提心吊胆的随了人慢慢从猴子身边走过,也不敢在猴身边久呆,在经过一只大猴子身边时,大猴子突然举起手给我一巴掌,打在腿上。由于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吓得我一声大叫。很快管理人员过来,挡住猴子并气急地对我说,说我不该叫喊,这样会引来更多的猴子的围攻。

这次再上峨眉山,再次跟猴子近距离接触,心里虽然依然有些怕,但毕竟有过一次经历。这次观猴与以往的也不同。以前的猴子都是蹲在路边上,这次在山中围了一片地做专门的猴区。还给猴子增加了一些设施。在走进猴区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是有些害怕,总想着猴子的爪子会不会伸过来,突然地抓你一把,猴的爪子指甲很长,一挠就是一道血痕。进去后,很小心地避让着,也没敢在里面逗留太久,匆匆拍下照片就离开,谁知在走过猴子身边时,一只猴子突然从背后跳到我肩上,吓得我用双手抱着脑袋,那一刻竟有些不知所措,只听管理人员叫喊着让蹲下来,我赶紧蹲下,想起上次的经验,才没敢大叫。后来猴子是怎样离开的,我忘了,过后只记得猴子留在我肩上的重量,想想都觉得?人。

两次的遭遇让我对猴子有足够的理由说不喜欢。只是想它们更自由,而不是人为地去把它们围起来,变成金钱的交易,猴区的管理人员除了不停地游说让你与猴留影外,没有谁对峨眉山猴有任何的介绍。峨眉山猴是有些历史的,都说峨眉山的猴子是猴精,许多的人都把去峨眉山看猴当着是旅游的一个重头戏。

如果再去峨眉山,我只会选择远远的观望,绝不走近。尽管,我依然觉得它们是灵动可爱的峨眉山猴子。

峨眉山的人

在峨眉山,祖祖辈辈享受着天然绝美。

如果不是旅游的开发,我想,峨眉山人应该是纯朴的,胸怀与山一样。

上峨眉山,遇到最多的峨眉山人,可能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都是在峨眉山上做生意思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身处旅游景点的人们也跟随着富裕起来。只要看山里人修建的房屋就知道。

靠山吃山,这道理谁都明白。给我的感觉,在峨眉山你会很难遇到诚实的生意人。走在山路上,沿途会有不少向你推销东西的人,只要是峨眉山上能拿来买的,应有尽有,何况还包括峨眉山上没有的。

然而,让我难忘的,是峨眉山的背夫。我曾问过一位背夫,问背上金顶需要多少时间,他们告诉我说要两天。背的东西按斤算,大概一元二一斤。这样,背一趟挣不了多少钱。想峨眉山的青石板路上不知留下他们多少汗水。望着一位背夫在我眼前慢慢远去,心里竟生出一种对生活的辛酸来。

除了几位峨眉山背夫,可能在峨眉山再难寻到山里人的纯朴了。不由让我想起有一年在重庆的黑山谷,两位在路边上卖山里摘来的八月瓜的小男孩,以及有一次在南江山里遇见的两位捡拾野板栗的男孩。我们还用车捎过他们一段路程。他们告诉我,捡回去让妈妈卖了给他们攒学费。

我没走近过峨眉山人,也无法记录他们,这里也仅是自己的一点点感受,更算不得峨眉山人。

相关文章关键词

《眼里的留言(2)――峨眉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