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响起
二、兄弟情深
当杨良顺、杨卫兵、肖林明三个人在4月3日的晚上23时从株洲火车站上车乘坐由广州开往宁波的410次列车3号车厢之后,侦察兵出身的杨良顺总是隐隐感觉车厢里面似乎有一双双眼晴在盯着他们,可又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在火车抵达上虞站的时候,他逾发感觉危险在迫近,于是决定中途下车。
就在停靠站台的列车即将关上车门,随着“咣当”一声响后要离站之时,杨良顺、杨卫兵、肖林明三个人突然起身下车。这让在车厢内监控他们的便衣警察来不及有所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出上虞火车站。
为首的这个人是杨良顺,41岁,身高1.72米,上穿黑色夹克衫下着蓝色长裤,套黑皮鞋,头发较长、蓬松,手里提着一个蓝色帆布包,嘴里叼着一支香烟。
他的弟弟杨卫兵,33岁,身高1.7米,上穿黑色皮西装下着黑色长裤,也套一双黑色皮鞋,短发平头,短胡须,嘴里也叼着一支香烟。
还有一个是肖林明,37岁,身高1.68米,上穿米灰色西装下着黑裤,套黑皮鞋,瘦脸,短发。
杨良顺、杨卫兵、肖林明三个人匆匆忙忙地爬上了出租车沿着329国道宁波方向驶去。
他们本想“打的”从上虞直接到达宁波,可是到了“二号桥”梁家山附近,这里有一个上虞公安局的哨“卡”。出租车司机告诉他们:出租车夜间出城,必须登记乘客的身份证。
心虚的他们不敢闯关,无奈之下只能在此下车。
杨良顺看到公路边是一家上虞水泥杆厂,翻越围墙进入了厂区,并趟过厂后面的一条小河,窜到了“大树畈”五村居民区。
然后,沿着人民东路向前走去。人民东路与铁路是并行的,杨良顺、杨卫兵、肖林明三个人走完人民东路的尽头来到了佛迹山,拐上了铁路,继续一路前行。
这个时候,夜色是越来越深,初春的寒冷让人冻得有点受不了,而且铁路沿线不时地人影憧憧,虽然杨良顺等三人不知道警方已撒开大网正在逐渐收缩包围圈,但也不敢冒然进入驿亭镇去旅馆投宿。
走着、走着、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又冷又饿的他们实在熬不住了,只能随便在路边找了一间棚棚歇休。
三个人倦缩在一起,杨良顺看着蹲在地上入睡的弟弟自己却不敢闭眼,他从口袋掏出一盒软壳白沙香烟来抽着,想起了往昔兄弟情深,杨良顺忘不了22年前的那一幕。
那还是他在株洲炎陵插队时的一个秋天晚上,他坐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土砖屋里,一盏昏暗的油灯伴随着孤苦伶仃的他,疲乏的身体、烦闷的心情使得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家。
就在此时,那扇烂门忽然“吱格”一声打开了,只见弟弟杨卫兵赤着双脚站在门口,“哥,我看你来了!”
原来,是才11岁的弟弟因为思兄心切,一个人竟偷偷地扒车来到了200里开外的株洲,寻找哥哥。杨良顺望着浑身“脏稀稀”又饥又饿的弟弟,非常心痛。拿出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红薯片、板栗招待弟弟。
由于弟弟还在学校读书,杨良顺怕耽误了他的学习,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弟弟到车站去坐车回家。
俩兄弟走在路上,突然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刹车失灵,直朝前面的杨良顺冲了过来。千钧一发之际,年幼的弟弟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一把推开哥哥。顿时,鲜血飞溅,自己得救了,弟弟的右脚被轧成粉碎性骨折,昏倒在地。
四天四夜的抢救之后,弟弟终于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
没想到弟弟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哥哥没事吧?”
杨良顺被弟弟感动得泪流满面。
杨良顺在心里暗暗发誓:“今生要一辈子好好保护弟弟,谁敢欺负弟弟自己就跟谁拼命。”
从此,杨良顺只要一看到弟弟吃亏了或流血了,就会热血上涌、头脑发胀,为了弟弟他可以不顾一切。
弟弟杨卫兵自从湘钢公司辞职出来之后,整天与社会上的一帮哥们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抽、蒙骗坑垮偷。”样样都不拉下什么都干,可是他的本事又实在不行,每次在外面闯了祸吃了亏都会求自己去帮忙。
唉!兄弟情如手足,没有理由能够推辞,也不能不帮。况且自己这条命还是弟弟救的呢!一次又一次的帮助着弟弟,时间一长,自己也就成了弟弟的靠山与后台。
杨卫兵做坏事,自己根本阻止不了,可又时常担心弟弟会吃亏,只能在背地里帮他出些主意用来保护他。无形之中养成了弟弟更加肆无忌惮目空一切的性格,弟弟在社会上脾气是越来越躁,坏事也是越做越多,祸更是越闯越大。明明是没多少本事却还要硬充好汉,嘴巴厉害的不得了,如果不是自己每次出手相救,那一次都差点被人抓了。
唉!自己割舍不了兄弟情义,才落魄到了今天如此地步,也许是命中注定自己要死在这个弟弟身上。
想到这里,杨良顺用手揉了揉困乏的双眼,朝着朦朦胧胧的四周看了看,又摸了一下身上左右的两把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