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安康有个香溪洞

安康有个香溪洞

2013-10-23 15:28 作者:皑皑雪 阅读量:2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朋友,你知道安康吗?你知道安康的香溪洞吗?你欣赏过她那迷人的风景吗?听过那优美的传说吗?如果没有,就请跟随我的视线,展开你的想象的翅膀,去体验一回吧,看看安康的这一洞天福地。

安康,一个充满祝福的地名,安宁康泰之意。而在她南郊的香溪洞,则更是祥和瑞气。因景区内有一条潺潺小溪,还有一种叫“七里香”的黄白相间的山花。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花随水流,香随花传,香透七里,香溪洞的名字因此而来。

由于我们去时已是夏末秋初时节,又值暮色四合时分,没有看到太多的夏天的景色,阵阵秋风吹来,给人带来一股凉意。但是却有幸领略到一副“香溪初秋图”。道路两旁是绿得发亮的,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小草,也有那些蓊蓊郁郁的,虬枝结节的大树;山脚下是还未开败的落寞而又恣意的野花,从林间那偶尔传来婉转的黄鹂的啼叫声。那些板栗,那些刚刚成熟的板栗,还是金黄色的,象极了一个个小小的刺猬,还探头探脑的望着你笑呢。我们顺着小道来到了荷花池,此时的荷塘早已告别了花开时节,想必那些高雅脱俗的荷花早已变成清香可口的莲蓬了吧。此时,又飘起了小雨,那些雨珠有一滴,没一滴的打在荷叶上,又纷纷跌落下来,让人想起李义山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来。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又传来一阵苍凉的笛声,如泣如诉,婉转悠扬,我循声望去,只见那里是几处亭台楼阁,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没那吹笛人,我怀疑是不是遇到了仙人,刚刚听到的是仙乐。但转念一想,也许是一个落魄的异乡人,这风,这雨,这残荷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轻吹竹笛,以解思乡之苦。没有十里荷花,却看到了三秋桂子,我们又来到了桂花园,此时的桂花正值花开时节。我们是被她的香味吸引过来的,抬眼望时,才发现这是一棵古老的丹桂,葱葱茏茏,清香四溢,淡淡的,幽幽的,香气真是一种权力,她霸道地统辖了整个园区,但是他们却都乐意被她统治。看那些花儿吧,看她们在秋日的黄昏怎样热烈的开着,平平凡凡,简简单单,却又那样热热闹闹,喧喧嚷嚷,她们不是含羞带怯的目光,而是大胆直白的表露:看吧,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一枝枝,一簇簇,将黄未黄,待香未香,欲语不语,半开不开。风来,那香味更浓烈了,也有些花儿随风摇曳着,最后飘到地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许就是这样吧。

香溪洞始建于盛唐,鼎盛于明初。从明清起即为陕南道教活动场所,是吕洞宾修行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他在这里得道成仙,慧及众生,玉皇大帝特赐他为“纯阳仙人”,并有纯阳洞。不仅如此,景区内的其他许多仙洞景点。“八仙洞”,是他和众仙友聚会的地方,那寺庙是建筑在悬崖峭壁之上,我们小心翼翼地攀爬上去,那里原来是一个山洞,具本地的朋友说,他们小时候还曾在那里躲雨呢。现在,供奉着神像,中间是太上老君,八仙分列两旁。仔细看时,却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中央放着几只金色的蒲团,前面的香坛中有燃过了的火纸,还有正在然的香,袅袅的香着。“慈航洞”供奉着观音菩萨,只见此时的观音丹唇微启,慈眉善目,说不出的庄严与神圣。我想象着那些善男信女是怎样跋山涉水,怎样不远千里,怎样净手焚香,又怀着怎样虔诚的心理来朝拜她。旁边的古树上,挂着不少的红,在秋日的黄昏中县得格外夺目。“药王洞”供奉的是孙思邈,不知什么原因,见到他有一种亲切感,或许是都是学药的,我们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同行吧,虽然我学的是”西药“,什么ABOB,什么青霉素,头孢,与三七,当归等中草药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我们相差了好几个世纪,虽然,我没有他那样的成就,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为病人解除痛苦。想到这里,我虔诚的跪下,拜了三拜,想他保佑我一下。回头看见洞口还挂着一面锦旗:写着”有求必应“,不知道我这个小小的乞求他老人家能否答应。

当然,香溪洞的美丽和神奇,并非我的拙劣的文字能写出来的,只是回来这么久了,那诗意的残荷,那神圣的八仙依然在我眼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看到七里香花开的美丽,只能在梦里,摘一朵。

这正是”八仙洞洞奉八仙喜传五代佳话,七里香香七里笑迎四方宾客“。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安康有个香溪洞》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