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也谈“读书”

也谈“读书”

2013-10-24 04:50 作者:风中一叶 阅读量:2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读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感阿玲

近来,教育的反常现象频出,刺我眼球,振我耳鼓,使我不能平静。学生上课睡觉,外出上网,离家出走,高三毕业咬牙切齿把书撕得粉碎,更有甚者用极端方式结束花季生命,走上不归路----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难道上学读书没有一点吸引力,使孩子排斥至极竟用生命交换。

曾几何时,我们都在吟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多温馨优美的歌词,唱来幸福满满,期望多多。歌词寄予了父母的厚望,国家的希望。父母牵着手把天真懵懂的孩子送进学校,我们的教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了孩子什么呢?读书真的无趣无聊无用?我们坚守多年的学校教育所谓的“读书”并非真正的读书?

林语堂先生有关读书的散文《读书的艺术》和《论读书》写于上世纪30年代,对读书的真谛、方法、乐趣和学校读书的弊病都有独到见解。如今读来仍冲击着我的思想,震撼着我的心灵,特别值得生活在今世自认为教育专家和把教育当作饭碗的教育工作者好好拜读一下,洗洗我们日益僵化的大脑,给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孩子松松绑,让教师、孩子多点自由、多点自我。

林语堂先生对学校中的读书现象进行了大胆的针砭和嘲讽。“余积二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深知大半的学生对于读书一事,已经走入错路,失了读书的本意”。“一天到晚,总是摇铃上课,摇铃吃饭,摇铃运动,摇铃睡觉,而且凡是摇铃,都是讨厌,即使摇铃游戏,我们也有不愿意之时,何况是摇铃上课呢?”“因为学堂假定学生不会读书,不肯读书,所以把学生关在课堂,请他们静坐,用‘注射’‘灌输’的形式,由教员将知识注入他们的脑壳里,无如常人头颅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识注射普遍不大成功。”“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所读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注册部干涉,毛骨关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书上怎么说,你便怎么答,一字不错,叫记问之学”。“处于今日大规模生产品之时期,不能不划定商品之品类。学问既然成为公然交易的商品,文凭自然也不能不划定一下”等等。相对于当时的学校读书,我们今天的学校读书异化到了极致,学生一天到晚在校的时间被划分得零碎不堪,几点起床、几点早餐、几点早读、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几点休息都有明确的规定,活活被监禁起来,学生没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何来自由地读书。每天等待教师来“喂食”,大量的时间是机械反复记忆练习,拿个高分皆大欢喜,至于到底学到了什么,没空想也不愿想。学生读书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是家庭炫耀的资本,教师晋升的依据,学校知名度的砝码。看来有序的学校读书,实则无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疲惫了教师的身心,弄乱了学生的思维,缺少持久活力的记问之学只能应一时分数之需,学生读书学习能力没养成,德育和体育方面也大大欠缺,每天为分数拼命,考不好还要忍受各种责难,带有功利世俗的读书,还是不读为好。多年的学校读书,我们该如何转向呢?

“什么才叫真正的读书?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是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自由地看书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文学上的情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自乐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只有乐,没有苦”。“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读书必求深入,而欲求深入,非由兴趣相近者入手不可”。“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必敢有一自己意见”。林语堂先生字字珠玑,娓娓道来读书的真谛。读书的艺术在于一个人随时随地随性情兴趣自由而读,不带任何世俗功利,在书海中找寻自己文学上的情人,敞开心灵与情人交流,循序渐进中陶冶品行,提升品味,长此以往自然可以获益匪浅。这种自由地读书,抛却功名利禄,撇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厚望和重托,让情人带你飞,让思想自由飞翔。这种自由地读书在我们今天浮躁的社会是多么必要啊!至于今天学校自由地读书,我认为有几点要说明。第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别把学生看死。第二,还要有一定的读书方法。由于我们学生习惯被“喂养”,老师还要给学生列出书目,知道哪些精读,哪些泛读。第三、从兴趣入手,逐渐深入,关联其它,长此以往必能升堂入室,其乐无穷。

读了林语堂先生《读书的艺术》和《论读书》,联系今天的学校读书,我认为学校集体读书有必要,但违背了读书的本意,读书的快乐,真正读书的艺术。如何在学校读书的基础上回归读书的本意和快乐?是我们今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也谈“读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