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责备是一种罪恶
去年,单位来了一批年轻人,其中有个小伙子格外出色。虽然是重点院校的研究生,但没有半点傲气,业务勤奋,工作踏实,经常向身边的低学历前辈请教,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某重大科研项目的二号负责人。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觉得他之所以受到器重是因为擅长搞人际关系,在领导面前会“来事”,现在就认定是块材料还为时过早!
听到这番言论,我颇感错愕!然而往事历历,我又何尝没有求全责备的积习,在灼伤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蒙尘。惊醒之余,心中很是怆然,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百家讲坛栏目《风雨张居正》,其中的一个情节至今想来依然十分沉痛。
张居正是公认的治世之能臣,他推行万历新法,挽狂澜于既倒,让大明王朝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张父突然辞世,按照封建礼制,张居正必须回乡丁忧,但为了变法大业,被朝廷夺情留用。对夺情一事,朝堂上下颇为不满,一些自命清高的官员率先发难,高足故旧也恶毒攻击,轰轰烈烈掀起了一场“反夺情”风暴。面对同僚的责难,张居正老泪纵横,一跪以谢百官。事情虽然解决了,但自此以后,他的行事风格却急转直下,原本清廉渊重的张首辅变得骄奢操切,五年后就病故了,朝政江河日下,最终受损害的是大明王朝,是平民百姓。
这一段历史听来让人心痛。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心为国为民的张居正泪洒当场,心中的凄苦可想而知。感其心路历程,在悲悯的同时,更为那些求全责备、给不世功臣贴上不实标签的正人君子们扼腕抱憾,真不知道你们所谓何来?上不念江山社稷,下不体黎民百姓,你们满口的仁义道德究竟要附在哪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脱离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这个事业载体,任何形而上的道义诉求都有可能变形、走样,甚至被恶意利用。像中国封建王朝,就曾设定了很多为君、为官的标准,然高不可及或愚不可及,徒然为互相标榜、互相攻伐留下了口实,于国于民不过是场闹剧。在这样的环境下,想不让张居正骄奢操切都难!再比如,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你方唱罢我登场,“博爱、自由、平等”换来的却是“血流漂杵”,难怪罗曼罗兰夫人临上断头台前要大声疾呼:“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思想家伏尔泰也轻声叹息:“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不能不说是一语道破机关。
前尘往事,数不尽的是非功过,看不完的悲欢离合,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穿越时空的哀叹,以一种吊诡的方式在告诫我们:恶,有时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万千表象中,我把求全责备算作一种。不管时光怎样绵延,人类可能永远都不会尽善尽美,伟大如毛泽东,仍免不了七分功三分过,更何况我等平凡小民。当然我从不怀疑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高贵的灵魂,但我也相信,“姜大牙”、“李云龙”似的“断臂”英雄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会落井下石,拿断肢去污损维纳斯的美名,那也请不要凌言厉语,用想象中的完美品质折翼那些为社会主义事业奋力拼搏的时代同路人。历史自有公论,有缺点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烽烟动地起,战火连城阙,充满着变数的国际局势让富国强军的任务更加紧迫,上下求索,仍有无数道难关等着我们携手跨越。时势本已艰辛,就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身边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用心生活、努力工作的人们;用善意去滋养这多舛的凡尘俗世。漫漫人生路依然会坎坷崎岖,然而我们的心会越来越温暖,我们的事业会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