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回事儿方能成大事
前段时间到某知名实验室调研,这个实验室每年都要代表国家参加一项国际科技竞赛,每次都会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当被问到为什么二十余年始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实验室的专家脱口而出:“你失败了,你的国家就失败了”,这种民族自觉让我极其震撼。回单位后与大家分享,有人却不以为然,觉得这话说得有点狂——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存在分歧本就是情理之中,没什么大不了。但经过这次调研,我却想通了一个道理:把自己当回事儿方能成大事。比如周恩来,12岁的时候曾声言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放在当下恐怕会被笑掉牙,然而他是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开国总理;比如毛泽东,32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那个军阀割据、群雄争霸的时代不能不说是狂放,然而若干年后他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由此看来,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把自己当回事儿。
此中玄机,两千多年前的孟夫子看得最为透彻。他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借用明朝大儒王守仁的话来解释:大禹以治水为己任,则必定认为:如果洪水治不好,人民就要遭受水灾。看上去是洪水为患,而实际上是我为患。以这种心情去治水,才能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稷以教农事为己任,则必定认为:如果人民没学会种植,就要遭受饥饿。看上去是因为缺粮而挨饿,实际上是我使人民挨饿。以这种心情去教农事,所以才会有刻不容缓的感觉。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大禹、后稷无疑是狂人的先祖,但正是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抱负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潜能,其功绩彪炳千秋。成事之道古今一理。像当代的袁隆平,毕生梦想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像近代的詹天佑,带着一种朴素的济世情怀筑造铁路,他说:“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那种朴实而真纯的拳拳赤子心不能不令世人动容。
最平凡的善意成就了最伟大的功业,最坚毅的担当书写了最辉煌的历史。不论古圣先贤还是革命先辈抑或科技巨擘,他们一肩挑起苍生社稷,用不同的方式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获得救赎,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筑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今天的我们才能感受到生为中国人的骄傲。
央视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大到能够装下整个国家和人民,其功业定然与日月同辉。回望近现代以来炎黄子孙遭受的种种屈辱,再看新世纪民族复兴大业,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不要问国家因谁而兴,她就因你而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国家的柱梁,你多一份成就,祖国就前进一步;你多一些担当,祖国就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诚愿所有的时代同路人都能正视自身的价值,大家携手并肩,有你、有我,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