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关于写作《想当年那段情缘》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关于写作《想当年那段情缘》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2013-10-24 01:37 作者:汉是江山 阅读量:33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今年57岁,已过天命接近花甲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看看书,写写字,有时到儿子经营的网吧去帮帮忙,有空闲机器的时候也到网上转一圈,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有不少人退下来之后感到不适应存在一种失落感,我倒觉得如同挣脱了牢笼的小鸟般自由的飞翔,真正感到天空是那样的晴朗,大地是那样的宽敞,空气是那样的清爽,鲜花是那样的芬芳。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左顾右盼,殚精竭虑等等,均离我远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不知道当皇帝的感觉是不是也这样。不要笑我肤浅,本来就容易满足嘛,呵呵。

老伴看我乐斋游斋的样子,自然也很高兴,忽然有一天对我说:“没看出你有哪些落魄的样子,好象比上班的时候还精神,不想干点什么吗?”

“我是要干点。”

“干什么呢?”

“我能干什么,还不是会会久违的老朋友。”

老伴睁大困惑的眼睛,似乎在问会会哪个老朋友哇,我笑了笑没做解释,起身到书房把“文房四宝”拿出来往她面前一放说:“喏,就是这些老朋友。”老伴看看我摇摇头,长吁了一口气,竟把一只不知从哪里钻进来的苍蝇吓的嗡嗡叫着折着跟头仓惶逃命。

从那以后,我就把几年前断断续续写的这篇小说的草稿拿出来重新构思,开始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处,都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嘛。当我真正拿起笔来的时候,当我真正把它按小说来写的时候,我才感到自己给自己又套上了一个枷索。近半个世纪的往事纷至沓来,它们挤着撞着甚至争吵着都要抢着表现出来。过去不是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吗?不错,这些被压抑得过久的往事,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便如同银河倒泻。

我和大多数成年人的经历差不多,那“三面红旗;三反五反;困难年代;社教运动;文革运动;改革开放,”都经历了。出了学校门去当兵,回到地方当过科员,当过机关的团委书记,当过企业的厂长,当过职工学校的校长,当过市长的秘书。忙碌的一生,有过欢乐也有过痛苦,有过清醒也有过迷茫。正象小说开头写的那样,“20多岁的青年大半喜欢憧憬,60多岁的老人多数喜欢回忆,而介乎两者之间的我也许兼而有之吧。

童年和少年时期,有过欢乐,但更多的是记住了痛苦。记得跟着母亲去割猪菜去打柴,看着母亲跪在地上背起比她身体还要粗壮的装满猪菜的麻袋,蹲在地上扛起比她身体还要高大的柴捆,我的心里既难受又无奈。那时侯我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仅有难受和无奈是很不够的,远不能理解那时的岁月那时的母亲。小时候我最崇拜《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了,我曾幻想着我什么时间也能有孙悟空那样的本事,把母亲从劳累中解救出来。不识字的母亲常常是一边擦着汗水一边默默的对我说:“学习去。”语气坚定的不容我犹豫。我关切的望着母亲的背影默默的离开,我知道这简单的三个字,浸透着母亲的血汗,饱含着母亲的呵护,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母亲不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但她清楚不识字的难处,。父亲作为远近闻名的大夫忙得不分白天黑夜,料理家务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的身上。也许是为了反哺,也许是有个愿望,我常到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家里去看书,也常到图书馆花几分钱租书看,我在知识的山路上攀登,常觉得灵魂飞向高空去俯瞰大千世界。相比之下我要比其他同学懂的多些,尤其是作文更为突出。在读小学时是“二道杠”的学习委员,读中学时文体代表,当兵一个月就接了文书,转年就入了团入了党。在部队在地方多次在千人大会上发言,在给领导当秘书期间,有些稿件常常见诸报端。如今母亲80多岁了依然硬朗,邻居都说她越来越年轻,母亲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也许在她心里看着儿女们的出息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书、笔、纸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我也受益匪浅,老伴一声长叹不着一词,我明白,我没有赚下足够的钱财得以支撑她在熟人面前的尊容,但是望着我书房里上千册古今中外的书籍也令她自豪,当年她拒绝了那么多条件比我优越得多的追求者不就是冲着我胸有点墨才嫁给我的吗?只是如今想起来秀才的人情也太单薄了点,不过是纸半张啊。这就是我除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出口伤她,大多数都是妇唱夫随的,这不是尊卑的问题,实在是一个人应该知道回报。

有些经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如今50岁以上的人们总有寻踪访旧的情结,浓得稀不了化不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几年,注定要被史家铭记深研,固然也成为我人生的拐点。生命的复苏,便是春暖花开。回望近半个世纪的往事,感慨万千,林林总总。感戴、感动、感悟、感受,纷至沓来。不期而遇中的初恋,以至于后来的相濡以沫;踏青观花;草原遇险;肌肤相亲;月下倘徉;雨夜定情……

小说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真实的,就因为真实才让我记忆犹新,小说虽然没有明确表达时代的主旋律,也时时让人感到确实有一种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在里面。尽管掺杂了一些个人的追求,但是不能因此而抹杀个人的追求同时也对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努力这个事实。奋发向上的激情和缠绵的儿女柔情构成了我前进的动力。

孩子是自己的好,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三道四坦然处之无动于衷,这人一定有毛病。文章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希望被别人说个好。在我的这篇小说在网上发表以来,开始时是小心翼翼的,后来则有些不甘心,总觉得受到了冷遇,就象落到了后娘的手里。等小说被众多网友关注并挂红之后,反倒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深感不安,有愧于这个称号。人真是有些怪,我埋怨自己都到了这把年纪怎么还这样患得患失,是非荣辱还看得这般重要。

我衷心的感谢编辑老师和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评,有些鼓励和发问我记下了,特别是发问,我真的不知道那个长达40年的约会将对我们两人,不,应该是两个家庭的人产生什么影响?我不敢对自己的家人说,又不忍违拗那个召唤。我把它发表出来,面对不相识的朋友,期待能有个好的建议说给我听。

这就是我发表这篇小说的背景和动机。

相关文章关键词

《关于写作《想当年那段情缘》的时代背景和动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