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让弱者哭出声

让弱者哭出声

2013-10-23 01:57 作者:杨远煌 阅读量:2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学子们开始报名了。每逢学子们重返校园的一天,便有“新学期到来”的说法。那一年9月1日之后的5个新学期与我有生以来所有的新学期不同,我怀念一位未曾谋面,不曾交往的中学生------刘文。我不止一次写稿、投稿,可惜,未能发表。我不甘心,我再次拿起笔,重新写稿,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刘文的死以及与刘文的死相关的事情。

9月1日,不是节日,然而,在国人的眼里和心中,这一天,不是节日,胜似节日。这一天牵涉到千百家庭,万千学子,关系到学生、学校、学习。国家对“三学”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是,教育的高收费却成了顽疾。家长用电话和书信向各级政府、物价部门、新闻部门反映过情况,还有人写稿到焦点访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我们的小镇上,一名初中生一学期报名费780元。以每学期超收600元计算,仅小镇中学一年多了一百多万元的负担,农民家长如何承受得起?说的是政府办教育,实质上是百姓办教育。义务教育还要出那么多的钱?!像日本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工程”,教育投资全靠政府。不过,即使是再高的学费,家长们为了孩子不再像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省吃俭用,勒紧裤带,有的甚至借钱让孩子去读书。

8月31日下午,刘文的爸爸拿钱到学校给刘文报了名。爸爸把报名收据给了刘文。刘文的家离学校1.5公里路,刘文报的走读生,分在初二六班。9月1日早上6点钟,爸爸给了刘文2元过早钱,刘文到奶奶家去了趟便到了学校。刘文在班上和同学们打过照面,搬过桌椅。刘文的报名收据掉了,没领到书。刘文暗自离校出走,坐在回家的途中的一座桥头落泪。同村赶集的人问他为什么,刘文没有回答。爸爸不在家,开着手扶拖拉机到了集镇。正在棉田劳动的妈妈听了同村人说了刘文的情况从大路会刘文,刘文走小路回了家,吞下了大量的甲胺磷剧毒农药,胃里难受,拿着瓢舀水喝,惊动了隔壁的一名老太婆。刘文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而亡。

中学生自杀已经不是个别鲜为人知的事件。不过,刘文的自杀在小镇上仍然引起轩然大波,成了爆炸性新闻,各方面反响特别强烈。13岁的学子死于非命,有人痛惜,这是何等悲剧!有人诅咒,都是因为教育高收费!有人议论,刘文的班主任老师出言不慎伤过刘文!最伤心的还是爸爸妈妈,13岁的养育谈何容易。爸爸哭的好惨。妈妈的嗓子眼里没有了声音。妈妈没有了泪水,人也病了。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刘文为什么要死呢?刘文的死给了人们太多联想、猜测、议论的空间。家长们把对教育高收费的怨恨全发泄到了学校。家长们一股脑儿到学校,摔桌椅,打骂教师,要学校对刘文的死给出一个说法,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学校为了应付各方面检查曾多次做过假,如把学生的收费证填写两份,一份是数字低的,是用来应对检查的。一份数字高的才是真实的。上面检查团来找学生座谈,学校让学生拿出低的。检查团到学校以后,由教师“随便”点几个学生。其实,这“随便”点的学生早已经被老师授意过。

对刘文的死学校能有什么说法呢?!学校应对这样的局面很有经验。首先是教师授意学生尤其是刘文班里的学生,任何人提与刘文的死相关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透露半点,只说不知道。刘文死后,刘文的班主任老师一直没上刘文的家门,并且一直不露面,这是为什么呢?学校要刘文班里的学生写了“证明材料”,证明刘文到了班里以后没与班主任老师打过照面。言外之意是,班主任老师没机会骂刘文。但是,刘文要是不去找班主任老师领书怎会发现报名收据掉了呢?学校是凭报名收据领书的。然后,学校拿出一部分钱,学生捐一部分钱,给了刘文的爸妈一万元钱算是了却一桩“人命案”。

刘文的死惊动了新闻舆论界。小镇上的一位“好事者”-------新闻爱好者,发过不少的批评报道,包括学校的收费问题。这次他当然没有袖手旁观。他去采访了刘文的爸妈,奶奶,刘文的同学,发现不少端倪后,便把刘文的死讯用消息的体裁电话报给了地区报社群工部主任。过了两天,报社派了两名记者到学校和刘文家里采访。

记者说是“为调查刘文的死因而来”。一位记者的名片上写着“让弱者哭出声,与百姓零距离”。记者极负正义感。记者的初衷与精神委实令人感动钦佩。记者从200公里外的地区赶来,10点吃的早餐,一直饿着肚子采访到晚上9点。学校安排记者进餐,记者坚决不吃,原则性很强的。谁知记者违背初衷,一切全在为自己服务。在刘文的家里,记者一见奶奶哭起来,立即起身告辞。奶奶的哭声卡在喉咙里。

记者并没有因为学校应对有策而退,而是知难而进。学校面对记者的采访从容不迫,并且反咬一口,倒打一耙,说家长在学校闹事。学校说,从法律上讲学校根本没有责任,只是拿不出文字依据。学校说,刘文的学习成绩和智商都不错,只是以前没发现刘文的心理素质脆弱,以后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关于教育高收费,学校抖出了镇领导签字的文件。记者是有备而来。拿出了地区报社头版头条登有《严禁学校乱收费》的红头标题文章。记者说,地区纪委明文规定:哪个地方的领导签字就处分哪个地方的领导。第一天采访记者得到一条高级香烟不肯罢休。第二天,记者直逼学校领导。要学校出钱办一个专版登表扬文章。否则,登批评报道,让学校吃不了兜着走。在记者的面前,学校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记者是精明的猎人,学校的尾巴终究被逮住。学校只好就范,出7000元买下了地区报社的一个专版。其中报社4000元,两个记者没人1000元,还有1000元是学校领导陪记者吃喝玩乐的。地区报社专版为学校领导歌功颂德,学校的被动局面扭转过来。而刘文的死报纸只字

没提。

刘文死后的一个月,有一位被解聘了的民办教师四处奔走相告,说,要到法院告学校高收费致死人命。结果,教育战线的领导安排他上了岗。那位教师再也没提刘文的死以及与刘文的死相关的事。他是利用刘文的死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刘文的死给他带来了好处。因为刘文的死,镇中学及学校领导得到了地区表扬。学校领导也升了迁。因为刘文的死,记者索了贿。因为刘文的死报社敛了财。记者标榜的“让弱者哭出声”只不过是一块招谣撞骗、诈取钱财的金字招牌。如此这般,天理何在?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让弱者哭出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