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青龙河畔随想

青龙河畔随想

2013-10-27 07:43 作者:汉是江山 阅读量:3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应朋友之约,我来到胶东半岛的一个濒海小城,帮助他管理企业。一路上,火车轮船汽车都坐了,连续二天的路程,尽管有些劳累,倒也新鲜。厂区位于青山脚下,不远处即是青龙河。据说文学名著《苦菜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昔日硝烟弥漫的土地,如今已改变了模样,万绿丛中点缀着鱼米之乡,瓜果之乡。通过招商引资,加工业,流通业,养殖业是遍地开花。

青龙河畔,是我早晨和傍晚经常去散步的地方,每到那里,身上就会产生一种活力,一种激情。生来爱水,偏又生长在北方的干旱区,自己的那点水性,还是在沈阳当兵时学的。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到地方的体育馆游泳池去,当时主要学习那种适用武装泅渡的蛙泳。还真有不少水性好的,特别是那些南方水边长大的兵,一个猛子扎下去,好半天不见出来,正当你担心能不能出事的时候,却在30多米外钻了出来,赢得一片叫好声。特别是那些女兵,更是少见多怪的发出阵阵尖叫,平时一身军装整整齐齐的,没怎么注意她们,此时就象雨过天晴后的荷花,含萃欲滴,清丽可人。都说美女爱英雄,那些南方兵越发逞能的英雄起来。踩水如覆平地,还把手枕在脑后,那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真是气死我了。那时我在连部当文书,有意识地组织了一场篮球赛,我和几个老乡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上场前我就叮嘱过,这就是一次“南北战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特别对那个一米九0的贾大个说,把你的力量都给我使出来,以后写家书的事我包了。比赛结果,东北虎大获全胜,自然也赢得了军中绿花的一片喝彩。堤内损失堤外补,我们也扬眉吐气了一回,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么。

自来到青龙河边,尽管爱水,还是强忍住下水的欲望。我知道,孤军莽撞,情况不明,总是很危险的。在我经常散步的岸边有一个简易棚子,是打鱼人用的,还是看山人用的不得而知,只要有时间就去那里看看书,还写些浸透绿水青山的故事。累了,就斜依在用条石搭起的石桌边小憩,看绿水东流,青山果悠,体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听当地人说,过了前面的水湾,在走上10多里路,这条青龙就在那里游入烟波浩淼的黄海了。提起黄海,自然想起了曾经发生的那次惊天地、泣鬼神的甲午海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面对魔鬼的狂妄和横行,在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情况下,邓公等断然向入侵者撞去已求拼死一搏。那翻腾的海面划出的壮观弧线,早以化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彩虹。古人说:文以气为主。一支军队,一个以往民族,何尝不是如此。

“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鬼魂。”他们死了,然而选择这种死法,让毫无人性的侵略者也为之胆战心惊,让头戴红顶花翎的当权者也为之汗颜自愧。戛然而止的生命拔地而起,化做了不老的青山。“此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壮志未酬的英灵们,现在任何敢于来犯的大鬼子、小鬼子们必将在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面前灰飞烟灭。

奔流不息的青龙河水,发源于哪里,流淌了多少年,我没有细问,只是依然感觉到她是那样年轻,充满活力,灵气十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风吹雨打,呼啸着奔向大海。龙的传人不就是靠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屡经磨难,九死不悔,才取得了列强们再不敢俯视的成就吗!这种生生不息前赴后继的进取精神,不正是激励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更加团结,更加刻苦,更加顽强,更加努力的去争取更加辉煌业绩的源泉吗!

伟哉,青龙河;壮哉,青龙河。

相关文章关键词

《青龙河畔随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