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奉献真诚爱心 情注公益事业

奉献真诚爱心 情注公益事业

2013-10-24 07:04 作者:内乡刘丽娟 阅读量:3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刘丽娟,女,生于内乡县七里坪乡二道河村。现年43岁,1987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汉族,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系内乡县城关镇中心学校教师。

多年来,刘丽娟同志注重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积极钻研教学业务外,还积极向上,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学校、在社会经常热忱地投身于志愿服务行动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她执着的追求。“撒播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是她永恒的目标,更是她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她用良知和大爱书写着精彩的人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组织的充分肯定。

一、博览群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刘丽娟同志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自我加压。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她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等书报、杂志,力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她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她积极收集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信息,并力所能及地参与其中。

二、关爱“留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

城关镇地处县城,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位居全县之首。因此,望子成龙的家长和外出打工的农民,为了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千方百计送子女进城就学。这样就造成城镇留守儿童比较多。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了让打工的家长放心,刘丽娟同志在留守儿童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和汗水。

1、摸底排查,底子“清”。刘丽娟同志每学期开始,对排查出的留守儿童建立档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等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夯实了留守儿童工作基础。

2、规范管理,注重“细”。她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以“一人一卡”的形式,对学生的详细住所、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内容进行登记,并做到及时跟踪,确保“不漏一个学生,不丢一份信息”。

3、及时沟通,了解“全”。刘丽娟同志经常主动给留守儿童家长打电话,就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问题做一些交流。让这些父母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并且鼓励家长要定期给孩子打电话,让他们感受到爱,没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

4、真切关爱,暖透“心”。

刘丽娟同志等待留守儿童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性格内向胆小的李虹,她多次给她创设登台演讲、辩论的机会,她在学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骨折在家的王海轩,她数次上门补课,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不理解的地方;身体有残疾的张小明,她经常给他讲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的故事,让他鼓起生活前进的风帆……为每一个孩子吹响人生的号角,是她人生永恒的追求!

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视同己子,沐爱之阳光。关心过多少孩子,为多少孩子献过爱心,连她自己也记不清,说不清。

通过刘丽娟老师的努力,那些留守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多年来,在她的欣赏、鼓励、关爱下,她所教的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到较大张扬,有六十余人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三、走出校门,真情服务社会。刘丽娟同志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义务服务活动,特别在每年的纪念学习雷锋系列活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她总是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洗脚、洗头,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们及时送去社会的关怀、党的温暖;走进社区,义务打扫后街背巷、铲除牛皮癣,既培养了同学们爱劳动的习惯,又美化了环境;走上街头查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净化了校园周围规范用字环境。

四、倾注公益,奉献拳拳爱心。

多年来,刘丽娟同志倾心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奉献自己的爱心。

2004年春天,为家乡建桥捐款。位于深山的家乡离街七里路,相隔一条河,乡邻们一年四季淌水过河。冬天,乡亲们们用木头架起简易桥,遇上雪天十分难走。为了修座翻水桥,队长王成林四处筹资。当刘丽娟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首先拿出300元钱,又动员教书的姐姐,在师范工作的叔父拿出500元。同时,她四处联系从本村走出来在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捐款,一共为家乡建桥筹集了3千多元。

为家乡建校捐款。2007年,家乡的小学需要扩建,刘丽娟同志带头捐出300元钱,有组织在家长小学上过学的工作人员献爱心,共为家乡建校筹资2200元。

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98年长江发大水,08年,汶川大地震,10年,玉树大地震等,刘丽娟同志一家相继捐款1200元。她特意给上大学的儿子寄去300元,让儿子献给灾区。同时,让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儿子在学校发动学生为灾区募捐7200元。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刘丽娟同志利用自己在中心学校工作的优势,发动所属四所学校师生向灾区向爱心,四所学校共捐了28966元,受到了县教体局领导的称赞。

2006年冬天,娘家村里的谢英大婶在县医院住院做手术钱不够,当谢英大婶的儿子找到刘丽娟说了后,他立即掏了300元钱相送,并为其筹借了2500元,使谢英大婶顺利地动了手术。

五、真诚待人,争做实事、好事。

结婚23年来,为双方的亲戚、乡邻做的好事可谓不计其数。98年,婆家邻居的李二奶有病需就医,李二爷去世早,三个儿女两个半憨不能,唯一能干的大女儿又在产期。两个婆家兄弟半夜拉着老人找到她,她立即安排老人住院。当时她家住在县委院内,离医院很近,无论再忙,刘丽娟同志一直坚持为老人做饭、喂饭,直到李二奶痊愈回家。

双方的弟媳、嫂子、外甥媳、表姐妹,叔伯姐妹、乡邻,生小孩都要找她。结婚以来,刘丽娟同志在医院守着接生已有24个,还要受其委托为婴儿起名。办公室同时戏称:“你的亲戚、朋友,离了你是不是不能生孩子呀?”。

一路艰辛一路歌。刘丽娟同志多次被评为镇、县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内乡县优秀共产党员,年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刘丽娟同志朴实善良,献身公益,为人真诚。一颗爱心一片真情。这就是刘丽娟同志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刘丽娟同志的博大情怀,她用无声的行动为社会倡导了一种崇高的价值理念,为时代塑造了一座精神丰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奉献真诚爱心 情注公益事业》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