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消失了的篝火

消失了的篝火

2013-10-27 07:44 作者:潮湿的梦 阅读量:32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说的篝火不是真正的篝火,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村庄里的田野里燃烧的草木灰。

盛夏的时候,村庄的村民用自己握了几十年的锄头,在山坡上,在田边地角,像理发师一样,把草坪,草坡,土坎,长有杂草的地方进行修剪,一次一次的修剪,一锄一锄的挖掘,一刀一刀的剃除,原本茅草丛生的山坡,经过他们用十天半月的劳动,那大片山地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地了。看上去就像在给人的头上剃头发,剃头发的师傅不只一人,而是几十人,有时超过一百人。刀法是那样的熟练,上山下山,眼睛专注,传神,目标一致,一时左一时右,一时上一时下,到剃头发完毕客人的头上居然没有留下任何血淋淋的痕迹,也没有人叫喊和呻吟,这就说明剃头匠的本事了。

我站在山坡上,俯瞰那些光秃秃的山地。看着一片片倒下的草木被太阳晒干的时候,我尊敬的山民们就上山了。他们扛着锄头,挑着箢篼,开始收集草木,将要燃烧草木灰了。

别说那火堆的中心,还需要一些柴禾做燃料的,师傅把中心的柴禾一点燃,山民们就挑着一担一担的草木带土的地皮子往火堆周围倒。动作要快,不然火堆就会很快燃烧完了,草木灰就没有燃烧,效果很不好。倒草木灰的师傅也不怕烟子熏眼睛,那些缭绕的烟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慢慢的升上到了天空。篝火燃烧了。一堆两堆三堆,整个山坡沟壑都有草木灰燃烧的景象。着实让人产生无边无际的联想。

我静静的观看,这种环境仿佛电影里放的战争片,八路军冒着硝烟冲向日本鬼子的阵地里,借助浓烟,救出了一个个被日本鬼子严刑拷打的共产党员,他们是坚强不屈的人民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用自己滚烫的热血捍卫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意志和灵魂。

那些村民就是一些无名英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劳动。用自己的双手,热爱自己的土地,亲近土地,用草木灰做肥料,到了播种的时候,把自己做的肥料丢在种子窝里,等到种子发芽的时候,山民心里的那块石头就放下去了。幼苗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开始茁壮成长了。这新的生命就是在春风化雨中成长起来的。到了成熟的时候,山民们用对粮食最虔诚的目光,用最心爱的炼狱般的感情收获着,抚摸着,那就是故乡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出来的生命粮。

夜里,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明明暗暗的,篝火般燃烧着,整个山村在一种带燃烧的草木灰味道的空气里生活着。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小朋友好像小兵张嘎一样拿着棍棒冲向草木灰。这时候的柴禾已经燃尽了,用棍子一锹,那灰土黑黑的,整个土堆就是黑色的了。那就是山民们心中的肥料。草木经过燃烧后,就变成了种子需要的肥料了。

为什么要燃烧草木灰?村民们回答是生产队不用买过多买化肥。实际上国家生产的化肥很少,根本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偌大的一个中国,那么多的土地,种那么多的粮食,所以化肥少了就不得不用草木灰。上级领导还号召村民自己燃烧草木灰,自己积肥。家里的千脚泥,房前屋后的污泥,鸡圈里的鸡屎灰,羊圈里的羊子灰等等,都成了种庄稼的好肥料。

一直到1981年农村落实联产承包责任之后,燃烧草木灰的情景依然存在,只不过那种浩浩荡荡的场面几乎不存在了,只是东一堆西一堆的燃烧着。村民都把省吃俭用的钱用来买化肥,当时的化肥需要凭票购买,还要人托人的找关系才能买到。第一年大家在计划中使用了化肥,嘿,粮食真的增产了。当然要归功于化肥的作用,大家都是第一次使用化肥,麦苗真的长得绿油油的。我记得我家的小麦到收割时,堆满了几间屋子,父亲看着从没有这么多的粮食,眼睛笑着眯成了一条缝。不过过了几年,化肥越用越多,就像人们吃盐一样,盐越吃越多,就觉得不咸了。化肥用多了,土地开始板结,用锄头使劲挖,都很难翻挖。粮食很自然增产少,说明化肥也有不好的一面。

老农还是相信草木灰。这时的草木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作用。用了化肥再用草木灰,它的营养价值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于是,山民们只好把草木灰和化肥混合起来使用,以免土地板结。粮食还是可以增产的。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了,那种篝火式的草木灰还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升腾着,这是真的,信不信由你。真的是活灵活现的……

相关文章关键词

《消失了的篝火》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