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扬帆写春秋――与画家张渔樵的一面之缘
张渔樵:(1954.9-)号苍石山房主人。布衣野叟。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书香门弟,自幼酷爱书画,几十年如一日,临习不辍,陶醉于艺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先后至武夷、雁荡、太行、大别山、黄山、泰山等名山大川写生,搜集创作素材,画了大量写生稿,立志为艺术献身。在中国美术大学学习期间,兼攻花鸟画。毕业后又先后到两广、川滇、西安、洛阳、北京、天津等地拜访名家。创作期间先后得到了何海霞、白雪石、高冠华、丁宁原等书画名家的亲授与指导,技艺大增,其山水作品气势磅礴,写意花鸟画清逸灵动,偶作人物亦独具风采。其作品在参加全国性书画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银奖。多幅作品被载入《世界书画家铭录》《中外百家书画精品集》《齐鲁书画家辞典》等全国性,权威性典集,并荣获“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百名艺术家”等。
一天,去镇上找一个朋友,经过附近一处胡同时,一所门口写有“渔樵画室”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扣响了这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长发的中年男子,人很随和,“能参观一下吗?”——我说。
“可以,欢迎,请屋里坐!”步入正屋,我被满屋子的书画作品吸引了,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各种题材都有涉及,我深深的被主人的修为和功力折服了!得知主人既是画家——张渔樵
远离都市的噪杂,倾心农家小院的环境清幽,我想这也许是多数书画家得以潜心创作的理想所在吧!屋子的陈设很简陋,但经水墨丹青的烘托,更增显了主人儒雅的品性和情趣。
我们聊起了中国画,他说:“中国画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特有的,它主要是讲究如何用墨,加之技法与水墨的变化有机的结合,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艺术的手段加以表现,创作出的才是一幅有生命的作品,笔墨中同时也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一番话使我获益良多,渔樵老师一生痴心书画,乐此不疲,在艺术之路上艰难的跋涉着,那份恒心,执着,立志为艺术献身的信念深深的感动了我,顷刻间我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仿佛尘风中的一粒沙,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得知我醉心书画、但无奈中辍的境况后,老师一声叹息。他说:难得你这么喜欢艺术,既然喜欢,就要坚持,光有天分是不够的,还要有面对荆棘的决心和毅力。临走时,我提出购买一张他的作品,永久收藏。渔樵老师笑笑说:钱我不会收,送你一张留作纪念吧!”就在老师起身取画的间隙,我悄悄的将当时身上的全部--60元,放在了桌上。在我自己看来,价值是不等同的,仅仅表示我的一种心情。同时我也觉得渔樵老师在这条路上走的太艰辛,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唯不懈之努力,才有所成。
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去了别的城市,当我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年之后,重回旧址,然而环境依旧、人面却已全非。渔樵老师搬走了。后来听说去了北京发展,有了不小的成就,真为他高兴!
据说,全国许多的艺术品拍卖机构在拍他的作品,他现已定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