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揪心的日子
高考的脚步声已渐渐远去,剩下的是填报自愿和等待录取的日子。作为家长,虽然没有亲临高考的战场,然而陪伴孩子一起度过的同喜同忧的高考阶段,却不得不让我用文字来记录这段并不轻松的日子。。。。。。
进入高中,考试二字就像家常便饭,随时随地就可进行。作为家长,只能从分数中琢磨孩子的成绩。孩子平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属于中等。看着孩子每天那么多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做家长的真是不忍心再给他增加任何课外负担。但是孩子还是孩子,回家照样玩游戏,没有一点紧张感,作为父母的我们看了真是焦急。到了高二期末,火药味渐渐地浓了起来,残酷的分班就此开始。全校由两个重点班合并为一个。对于这次能不能进重点,我们的心情也像荡起的秋千忽起忽落。因为当初高一分班,孩子是以两个重点班的最后一名侥幸进入的。考试完毕排名出来,成绩还不错,是他在高中阶段若干次考试中最好的一次,排名还比较靠前。能挤进全校唯一的重点,这让我们平日紧绷的神经又轻松起来。那个暑假,带着笑容带着轻松,我们带孩子回了一趟老家,目的是让他放松放松心情,迎接更为激烈的最后冲刺。
十几天的暑假一晃而过。因为孩子要补课,只得匆匆从家乡返回。无限眷恋的家乡风情与亲人的拥抱,都无法与孩子的学业相比。在无比现实的中国,孩子的读书阶段成了至高无上的象征。做父母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琐事而影响他们的学业他们的未来。尽管现今的教育考试制度差强人意,面对唯一的选择,只有拼命往这座独木桥上挤。谁都不希望掉队,谁也不希望落水。
进入高三,开学不久进行的每年必备的几次大考,把我们暗暗萌生的几许希望击得粉碎。一次二次三次,成绩出来,没有一次能上重点。班主任挨个找家长谈心、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与学生签订高考协议。看着孩子每天回家都板着脸,青春的身影见不到一丝阳光,也不跟大人说话,大人问话也懒得搭理,孩子的父亲心里也窝着火。一次周末,看着孩子照常拿着课本准备去教室,我们叫住了他。跟他说准备带他去爬山散散心,这样更有利于他学习。谁知孩子一口回绝:不去!怎么讲道理就是不去。逼急了,一向乖巧的孩子却跟父亲抬起了杠,倒了一肚子的委屈,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大哭起来,也许只有母亲才知道孩子心中的委屈,安慰好孩子,拖着还受着气的老公爬山去了。让孩子自己来感受成长中的烦恼吧!
可想而知,孩子后面的考试基本就没报希望。也许没有了希望孩子倒感觉轻松了。主动跟我们说话,偶尔还聊聊同学之间的趣事。孩子和家长早就期盼的高考这一天终于到了,平日里一向严厉的孩子父亲破天荒地主动带孩子去外面吃了早餐,细心的他还给一夜未眠的孩子冲了一杯咖啡,把孩子送到了考场门口。高考一考完回到家,兴奋的孩子跟我说了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说的那么多的话,其中谈到了他的理想和志向,还有这个暑期的打算。这让我感觉到孩子经过高三这个阶段的磨练真的长大了,也懂事了。
其实高考只是人生拼搏的一个开始,能无比艰难又从容地跨过人生的第一道坎,我为我的孩子祝福:前程路漫漫,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