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丑女”的美丽人生

“丑女”的美丽人生

2013-10-27 07:50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2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丑女”原是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容貌美丽的姑娘,一场无情的大火将她变成了惨不忍睹的“丑女”……

微山湖西扬屯集有一个茶馆,主人叫刘金英,人称刘婆。1968年盛夏的一个早晨,刘婆起来给茶炉子生火,突然发现灶旁有个不满月的婴儿,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她赶紧把婴儿抱在怀里仔细辨认,原来是一个女婴。她把婴儿抱进屋里放在床上,给她盖上毛巾被,喂了几匙水,不一会儿婴儿便苏醒过来哇哇直哭。刘婆马上又给她喂些米粉,小家伙吃饱喝足后,乖乖地躺在床上睡觉。

刘婆捡到一个弃婴后,立即报告了杨屯革委会。革委会在周围村庄张贴布告,希望婴儿的家人前来认领,先由刘婆喂养。可是1、2个月过去了,弃婴无人认领,于是革委会决定由刘婆收为义女,并办了相应的手续。

刘婆无儿无女,孤身一人,突然从天降下个女儿,令她喜出望外,她给女儿起名叫刘娇艳。她把娇艳视为宝贝、掌上明珠。她又从集上买来婴儿衣服、被褥及一切婴儿用品,又买来米粉、乳精,每天订一磅牛奶,开始精心喂养这个可怜的婴儿。娇艳长到一岁时,刘婆把她打扮得像朵花,人人见了人人夸。

娇艳长到3岁,刘婆把她送到幼儿园,7岁开始上学。娇艳聪明好学,成绩优秀,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乖女儿,邻居们都说:“刘婆命好,捡了个知冷知热的好闺女。”娇艳初中毕业,本打算报考高中继续深造,无奈刘婆上了年纪,老寒腿没有治愈,又患了风湿性心脏病,16岁的娇艳只好辍学回家照顾妈妈。这时娇艳已是一位亭亭玉立非常美丽的大姑娘,人见人爱,人见人夸。有人说:“谁家能娶上娇艳这样的儿媳妇,是前世修的福。”因此,前来刘婆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任媒婆说得天花乱坠,娇艳就是不吐口,因为她心中早有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娇艳和苏伟从小在一块长大,二人知根摸底。苏伟喜欢娇艳文静,学习好又乐于助人;娇艳爱苏伟有男子气,好打抱不平,谁敢欺侮女生他就和谁过不去。娇艳和苏伟非常要好,在学校是同桌,在家是邻居。二人一同去上学,一起做游戏,常在一块学习,又结伴下田劳动。两家大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都认为他俩是天生的一对,早就有心结为亲家。眼见两个孩子渐渐长大,苏伟妈妈托媒人去刘家提亲,刘婆满口答应。娇艳和苏伟得知后自然非常高兴。于是苏伟妈选择黄道吉日办了一桌酒席,请来亲朋邻居吃酒为苏伟和娇艳举行定婚仪式。苏伟继续读高中,娇艳在家帮助妈妈经营茶馆。

娇艳帮母亲经营了一段时间茶馆后,她觉得经营茶馆利薄,不如开餐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刘婆认为女儿说得有理,现在有女儿在帮忙开餐馆有条件,于是答应女儿的要求。他们从亲朋邻居处借了些钱,又向银行贷款。有了资金后将茶馆扩大门面,置办炉灶餐具,又从城里请了个二级厨师,“娇艳餐馆”很快挂牌营业。

“娇艳餐馆”开张后,刘婆有管理经验,娇艳有文化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小餐馆办得既大众化又有特色,很快取得了群众的信赖。“娇艳餐馆”顾客盈门,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餐馆。

有一天晚上,顾客陆续离开餐馆。母女俩忙碌一天实在太累了,刘婆封好炉灶,就上床休息。娇艳把一天的账目结清后也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很快母女俩进入梦乡。

谁知刘婆没将炉门封严,炉膛内的火星蹦出炉外,燃着了附近的一堆废报纸,接着家具、餐桌、案板着火,火苗慢慢向屋里蔓延。这时屋角放着的一桶汽油突然爆炸,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可怜母女二人还在睡梦之中。

附近居民发现是“娇艳餐馆”起火,立即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消防车立即赶到,迅速将火扑灭。可怜刘婆被活活烧死,娇艳烧成重伤,送往医院抢救。

娇艳严重烧伤,命保住了却落下残疾。嘴歪,眼斜,鼻子烧去一块,面部伤痕累累。

娇艳伤愈后成天哭哭啼啼,以泪洗面。她觉得生不如死,不敢见人。多亏左邻右舍和妇联照顾,娇艳才勉强生活下去。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苏伟的母亲见刘婆家破人亡,娇艳面目全非成了“丑女”,她没有给儿子打招呼就自作主张与娇艳解除了婚约。娇艳得知后,欲哭无泪,她觉得自己的命真苦。从小被母亲遗弃,可爱的妈妈又走了,心上人也离她而去,自己奇丑不能见人。她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受,觉得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拉倒。想到这里,娇艳心里反倒十分平静。她把屋内的东西收拾整理好,写下一纸遗书,在夜深人静之时她吞下一大把安眠药,然后静静地躺在床上。

第二天早晨,邻居张大妈帮娇艳准备早点。她来到娇艳屋里,发现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头歪在一边,口吐白?。张大妈大惊失色,马上喊人把娇艳送往医院抢救。由于送往医院及时,娇艳被抢救过来。当她苏醒过来之后,哭着说:“大妈,你不该救我,让我死吧。我死了算了,活着也是受罪。”张大妈含泪说:“孩子,别说傻话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你妈不在了,还有我呢,今后你有什么难处大妈帮你解决。”

娇艳出院后,有张大妈照顾,经过精心治病和保养,娇艳的外伤渐渐痊愈,“外伤好治,内伤难医”,娇艳羞于见人的心结始终没有打开。妇联主任和邻居大妈及要好同学都对她进行安慰和劝说,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具体困难,鼓励她坚强地活下去。

娇艳伤愈后羞于见人,成天戴着个大口罩和墨镜躲在屋里。后来在政府和邻居的帮助下,“娇艳餐馆”又恢复营业了。

“娇艳餐馆”重新开业后,娇艳轻易不出面,只在幕后指挥管理。不少顾客出于对娇艳的同情才前来就餐,生意比较冷清。娇艳想:“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就看你能不能迈过去。跨过这道沟坎,就会海阔天空。我的面部虽然变丑,但我的头脑清醒,四肢健全。我不能就这样倒下去,我要和命运抗争。再说我和肢体残缺、智力障碍的残疾人相比,我比他们强多了。他们之中不少人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成绩,我要向他们学习,“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娇艳这么一想,思想轻松,精神大振。她把政府下发的救济金和物质全部用在餐馆建设上,她重新聘请了知名厨师,雇用服务员,按正规餐馆要求经营餐饮业。她认为要办成一流餐馆,一要大众化,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二要有特色,以扩大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站住脚跟,取得胜利。她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地把小餐馆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有一天晚上,停业时间到了,可是餐馆的一角还有一位青年在喝酒。他一声不吭,一口接一口地喝着闷酒。眼看一瓶白酒喝完了,他还不肯罢休,一个劲地摆手,舌头直直地说:“掌、掌、掌柜的,再、再、再给我来一瓶酒!”娇艳看他醉成这个样子,耐心地劝说道:“同志,甭喝了!喝醉伤身子,快回家吧!”青年摆着手说:“不,我没醉,我还能喝一瓶。快、快少废话,快拿酒来。”娇艳说:“再喝会出事的。”青年抬起头,睁开眼睛说:“出、出事好,死、死了拉倒!”这时餐馆服务员过来,不满地说:“先生,我们该下班了,你快回去吧!我们也不能老陪着你一个人呀!这时青年人才不情愿地站起来,踉踉跄跄、摇摇摆摆地走出餐馆。娇艳想:“寒冬腊月,深更半夜,他醉成这个样子,可别出什么事。”她和服务员说了声“我出去看看”,随后也走出餐馆,娇艳没走多远,只见这位青年醉卧在水沟旁,呼呼地睡着了。娇艳赶紧把他扶起来,掺着他回到餐馆,然后给他脱掉鞋,扶他躺在床上。

这位青年刚刚躺到床上,就迷迷糊糊地喊:“水、水、水。”娇艳给他倒了杯水,一口一口灌进他的嘴里。不久青年酒性大发,在床上不停地翻滚,接着大口大口地呕吐。娇艳顾不得阵阵恶臭,一面给他擦洗,收拾呕吐污秽,一面给他灌醒酒汤。这位青年折腾到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青年醒来不觉一愣,他忙问娇艳:“我怎么会在这里?”这时服务员马上过来说:“你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可吓人了!你喝醉酒倒在一个水沟旁,是我们老板把你扶回来的。你折腾到半夜,要不是我们老板救你,你早叫野狗吃了。”

这时青年才想起昨夜喝醉酒的事,他千恩万谢,不住地向娇艳作揖施礼,他说:“今后我作牛作马也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醉酒青年叫周强,城北郝庄人。今年高考落榜回村务农。他的同班女友考上江海大学,入学后她不断来信鼓励周强不要放下书本,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来年再考。她说她在江海大学殷切期盼他的到来。谁知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女友突然来信说要与他断绝恋爱关系,周强一时想不开,跑到“娇艳餐馆”喝酒消愁,他万万没想到醉酒差点要了命。

周强在家早已耳闻娇艳是德才兼备的美女以及她的不幸遭遇,今日相见果然觉得娇艳心地善良,为人热情,不由得从心里产生敬慕之情,他向娇艳说了一堆感谢的话之后,才蹒跚着离开“娇艳餐馆”。

自然,从此以后周强成了“娇艳餐馆”的常客,一来二往,娇艳和周强便熟悉起来。有一天,周强的头脑里蓦然产生欲纳娇艳为妻的念头。这种念头一经萌生,便慢慢地滋长。终于有一天,周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娇艳。娇艳一听,马上婉言拒绝:“不,不,绝不可能,我们可以做朋友,决不能成为夫妻。我不能耽误你的青春。”

周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听了连连摇头,一百个不同意。可是周强认准的理10头黄牛也拉不回,他娶娇艳为妻是“王八吃称砣——铁心啦!”

徐海日报的记者得知周强欲娶“丑女”娇艳为妻,觉得此事大有新闻价值,于是将这件事作了新闻报导。广大读者有感于周强的高尚情操,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捐钱捐物。南京、上海等各大整容医院公开声明愿为娇艳整容,促成这桩美丽的婚姻。

1997年,从彭城开来一辆小轿车,专门到杨屯集接娇艳去上海整容。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其他医院的密切配合下,上海友谊矫形医院为娇艳矫形,手术大获成功。娇艳的嘴、眼矫正,鼻头缺损补上,面部疤痕修平。娇艳虽没有恢复原貌,却也让人看着顺眼。

娇艳出院后,不久便和周强喜结良缘,这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娇艳结婚后,决心办好“娇艳餐馆”来报答各界对自己的恩情。

周强和娇艳结婚后,他俩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餐馆建设上。娇艳对周强说:“我琢磨来琢磨去,办好餐馆必须三要:一要大众化,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为己任,经营大众化饮食、婚宴酒席、生日套餐;二要具有地方特色,大力开发诸如‘汉宫烤鸭’、‘樊氏犬、’‘杨屯烧饼’和‘微湖小煎包’等四大本地名吃;三要继承传统饮食,推出秦汉宫廷系列菜肴”。周强说:“你说得很对。我认为从事商饮业贵在‘诚信’二字,要货真价实。我们必须从进料、制作、出售层层把关,一丝不苟,确保质量第一,以诚取胜。”娇艳和周强携手努力,他们视顾客为上帝,少索取,多奉献。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奋斗,“娇艳餐馆”以杨屯集为中心,逐步向周围城镇扩展网点,继而推向全省、全国。尤其是沛屯地方名吃,现已规格化、系列化,正在和外贸部门签约,准备向东南亚推销。

娇艳和周强事业有成,娇艳被评为省级优秀民营企业家,四大名吃被誉为“信得过食品”,“娇艳餐馆”成为徐海地区餐馆业的排头兵。现在娇艳和周强又喜得贵子,取名跃强。他们希望儿子将来事事要强,儿子超过老子,一代更比一代强。

目前,徐海日报根据娇艳的事迹正在开展“人生价值和理想”的专题讨论。广大作者和读者纷纷撰文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少文章认为,“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甚至不幸,都不要轻生,要坚强地活下去。工作着是美丽的,活着才有幸福,活着才能享受幸福。”

“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一个人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人民多作奉献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在不幸面前决不能向厄运低头,要向厄运作顽强地抗争,幸福是从厄运中争夺过来的。”

娇艳由美女不幸变成“丑女”,她几经奋斗,终于变成心灵更美的“美女”。现在,娇艳、周强、跃强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他们已融入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之中,过着美满欢乐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丑女”的美丽人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