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前几天因为一个特别的日子,被LG拽去看电影,片名是阿凡达。因是3D,效果特别逼真。谁知看了不到半小时,心脏却承受不了强烈的音响刺激,逼真惊恐的画面让我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只想着逃离,却不忍拂了这难得的心情与气氛。而心思早已飞出了屏幕外,没有了看的心情,就很难再呆下去。索性走了出去,外面微风吹拂的夜晚,独自在夜色中漫步,倒让我忆起了以往看电影的种种乐趣。
儿时的第一部电影是在三叔的肩上看完的。那时大概五六岁的年龄,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电影,只是因为新鲜与好奇,便吵着要三叔带我去。因个头太小走路慢,三叔便一路把我扛在肩上。电影是在大队部放映,村子里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地赶过去,挤满了不太宽阔的坪地,其热闹场景不亚于乡村的集市。电影是样板戏的其中一部,好像是红色娘子军之类的。因为太小,也没看懂,只是记住了它的热闹与受到不同寻常年轻人的追捧。其电影的烙印便深深地印在了幼小的脑子里。
到了自己能独立完成看电影这个过程,就跟着村子里的年轻人一道,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就没放弃过任何一次机会。参加工作了,被分配在乡下一个大型的水电建设单位。那一年县城放少林寺,消息传到了我们工作的地方,我们喜欢把它叫工地。领导派了一辆比较大的货车,上面放了两排凳子,满满一车人凌晨四点从工地出发,为了赶在早上八点的电影,坐了整整四个小时的车。看完后又坐车原路返回,现在想想真是劲头十足精神可佳啊!
后被调回了城里。看电影的机会多了,却没了那么大的兴趣。这期间我爱上了诗歌,把业余时间全花在看书写作上了。对电影的狂热也慢慢淡了,再者觉得电影的情节在书里面也可以找到,而且读原著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我觉得看电影本身的意义不重要,关键是要跟什么样的人一起看,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出双入对地进影院,磕着瓜子喝着饮料,不时亲密地耳语交谈,我觉得这是看电影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电影,在家里都可完成,但是少了看的乐趣。来到深圳,看过几次电影,星级的影院,非常豪华,每个座位都有放饮料灌的设计,抱着一桶香喷喷的爆米花,喝着一罐可乐,坐在软软的沙发上看着自己喜欢的电影,真的是一种享受。并且影院的规模不大,一家影城几个影院,放着不同的影片,满足了不同需要的观众。不像以前,一个影院,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空气与环境的问题真的不好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前的影院是大众消费,谁都可以看,谁也看得起。现在则成了高端消费,一部影片百八十元的消费,我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电影丰富了我们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也丰富了我们内心的精神渴求。但愿一部真正好的电影能走近普通百姓家,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电影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