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庵岭山抒情

庵岭山抒情

2013-10-02 07:30 作者:墨耕堂 阅读量:27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庵岭山抒情陈汉文2012年2月22日我家的老屋在庵岭山的脚下,急湍的怡溪日夜而过。庵岭山地处怡溪和沅水交汇的地方,山不大也不高,山势比较平坦,山的背后才是比较高的山脉。庵岭山和它们比较起来,简直就是一个老大哥的小跟班。老屋背后有一条山路直通庵岭山顶。山的四面都是村民种的生产,如:豆角、黄瓜、黄豆、花生、油菜等等,看不到一点树林,简直就是一座荒山。据说庵岭山上曾经有一座庙,不知建于何年代?听老一辈讲,此庙附近的村民们都它叫庵堂。况且庵岭山以前是没有名字的,由于在山顶上修建了庙宇,当地人便以庙宇的名称就给它取了个姓,庵岭山就这样得来了。庵堂在我没出生的时候就没有了。

据说是在解放后那场大运动中遭到破坏和摧毁的。小时候和父母在山上劳动的时候还能见到很多青色的砖块和破碎的瓦片,父母说我们有一块地还是庙的地基。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没有听到过庵堂的一些故事和传说。后来,在我家对面一座三层楼高的大房子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这栋大房子以前是我们当地的一位大地主的,解放后大地主走了,房子就留给生产队装粮食啦。承包责任制后大房子就空着了,于此队里就腾出一间偏房就让这位老人住着。

老人和父亲的关系很好。村里的小孩都叫老人“米公”。这时才我知道老人姓米,名字村里人也没提过,父亲也不会告诉我们。听父亲说,米公是河南人,解放前逃难来到了我们这里,先前是在庵岭山上的庵堂住,做了和尚。后来庵堂遭到摧毁,老人搬了下来,年纪大了行动不便,父亲就经常到怡溪给他挑水。老人很和蔼也很喜欢我,那是的我还经常跑到他家东翻西翻的。老人在八几年就去世了,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就只记得有这样一位还在庵堂呆过的人。

在庵岭山的一侧,有一山沟溪水不断。山沟的出口叫庙溪口,溪水流入怡溪。从庙溪口到庵堂也有一小路,此路狭小,且多是岩石。现在我站在这里,俯视着庵岭山,远眺四周,对面群山起伏,郁郁葱葱,脚下的怡溪和沅水连成一片,成了方圆数里的大湖泊。

特别是怡溪一带,如果把怡溪的出口比作是人的咽喉,那么从庙溪口以上到大庄坪就好比是人的大肚子,这里湖面宽广,网箱众多,是全乡养鱼的大基地。庵岭山,你看到了吗?我想得到,当初,你那洪亮的钟声被消失,庵堂的香火不在延续,人们的信仰在逐步淡化的时候,你为了这些曾经是多么的难过,甚至在半夜中控诉。啊,庵岭山,这一切是暂时的。你所倡导的和睦、平安、幸福,人们没有遗忘。你瞧:现在,你的身上披上了绿色的戎装,与你长年相伴的小溪,大河变成了湖泊,变成了鱼米之乡。

据说,将来还被规划成旅游开发区。是呀,庵岭山,庵堂没有了,人们只不过撒了一次小脾气,除去了你身上的外衣,但内心的那份信仰依然尚存,你应该高兴呀,因为这就是你所倡导的呀。庵岭山,人民幸福了,还在于那种形式吗?

相关文章关键词

《庵岭山抒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