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阿和姑娘<三>

阿和姑娘<三>

2013-10-22 05:05 作者:青苔 阅读量:28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第六章:知君用心如日月

顾灵彻成了永和茶馆的常客。

他往往是早晨带着几卷书,泡上一壶清茶,招几件点心。从从容容地坐上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阿福只当是又添了一个清闲无事的“茶腻子”,也不加理会。

阿和虽是心知肚明,碍于阿福和客人们都在此,也不好表露出来。阿和也渐渐知道,顾灵彻是城里一家香料商人的儿子,此次游历,是尊奉父命,寻访民间的香料。想不到在丰陶镇遇见阿和。

灵彻并不打扰阿和,静静地看着阿和为客人们沏茶。只是偶尔,灵彻才会在阿和空闲时与她说上几句话。

阿和姑娘,这茶水取自何处?

阿和笑道:“巷子里有一眼古井,我们茶馆都是取井水沏茶。虽不及虎跑、惠泉、玉泉等名泉水,却也是清润可口、香郁隽永。”

灵彻举起茶杯,细细端详一番,说道:“若是一般的水,茶叶则悬浮碗中,或浮于水面,久久不沉。而这茶叶一入杯便沉于碗底,气味芬芳。可见这古井水质绝佳。”

窗外响起轰隆隆的雷声,随之大雨倾盆而下。夏季的丰陶,大雨总是来得如此突然,所以镇民们出门时总是随身带着雨伞。茶馆里的客人们悉数散去,听着雨声自树梢簌簌落下,如一对对扑棱棱惊飞的鸟儿。阿和与灵彻彼此会心的相视一笑。

这位客官,我找了一把伞,有些破旧了,您就先将就些用。阿福抹一把脸上的汗水,露出憨厚的笑容。

灵彻迟疑了一下,接过伞,道声多谢。眼中却分明流泻着飞雪般迷茫的眷恋。

细密的雨丝中,灵彻面容澄明,眉目秀逸,仿佛是冰冷的月光刻在他的脸上。灵彻撑起雨伞,回头望了一眼阿和。像是在笑。那笑容隔着一幕幕重帘般的雨气雾气,模糊而不真切。

灵彻每天沿着被雨水润白的石子路,从博来客栈走到永和茶馆。这条路是如此熟悉,以致许多年以后,灵彻仍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沿路的风景。他是第一次为一个人停驻,他一直在漂泊着,他曾无数次想象着能遇到阿和这样的女子,不丰盛,不浓烈,也不落落寡欢。如一杯略带苦涩的白开水,淡而有味。淡淡风华,悠悠意韵,可以埋藏于长久的凝睇中,永远不会被遗忘……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阿和。灵彻的眼睛里浸满暖风般的温柔。

阿和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她似乎已猜出了些许情由。

我在想啊,我们如果能永远这样,面对面坐着。哪怕互不相识,你是茶馆主人,我只是喝茶的过路人。我们的相聚只有一杯茶的功夫……

阿和的内心坦诚而善良,她对一切都不设防。而就是因为她的不设防,人们对此都习以为常,以为没有继续探知的必要。而顾灵彻偏偏要去看个究竟,他敲开了门,于是他看到了阿和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因为顾灵彻的到来,阿和关上了通往外界的窗子,从此她的世界只允许灵彻一人停驻。

雨后初晴的清晨,阿和打开茶馆的大门时,发现门槛上放着一封雪白的书信,信封上是朱砂红字:阿和亲启。

阿和心慌意乱地拆开信笺,清秀挺拔的小楷如湖面上泛起的微波。只写有八个字: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末尾署名:顾灵彻。

第七章:山月不知心底事

自从见到灵彻的字条,阿和好像失了魂一般,木木讷讷的。给客人倒茶时,水都溢出来了,阿和却像是没看到似的,仍是愣愣地悬着茶壶。阿福见阿和终日精神恍惚,心下为她担心。问道,阿和,你是不是不舒服?赶明儿请郎中看看吧。阿和只是推说没休息好。

晚上博来客栈的伙计捎给阿和一个草黄色的纸包,说是受人所托。阿和颤抖着手打开,原来是一些药材。一行工整的蝇头小楷写着:此为夜合欢树皮,以水煎服,可以安神。虽未署名,阿和猜出是灵彻送的,心里一酸,眼中滚下了一滴泪。

傍晚时,又有唱评弹的艺人抱着三弦来到茶馆唱曲,阿和便倚着窗台,仔细听他唱:

丘山麓遇婵娟,疑是嫦娥出广寒。

展齿一笑含半羞,淑女窈窕君子逑。

佳人拜佛我求天,愿千里姻缘一线牵。

一叶扁舟紧相尾,烟波影里到梁溪。

是何人不惜为侬作家童,莫非是前生冤孽今又逢。

劳素手研墨画观音,妙笔生辉世无伦。

梅亭搔白首,郎心侬早知。

感君一片情太痴,梦圆中秋结丝罗。

多情的明月送我返三吴。

天不老,地不荒。

翻将旧曲谱新腔,愿普天下千万情侣永成双……

阿和听到最后一句,心中若有所思,感觉这曲词写的真好。也随着众人鼓起掌来。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丰陶镇的重阳习俗,除了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之外,还要去荷塘采摘鲜嫩的玉色的藕,往藕孔里灌满白糖与糯米系上彩线,放在锅里蒸煮。糯米的甜香与莲藕的清香,飘满了整个丰陶镇的天空。

重阳节傍晚,茶馆里格外热闹。镇民们聚集在一起,唱和着“桂花香,哥送饼。菊花黄,妹送鞋。”的歌谣。方才一直在灶台前忙活的阿福听得众人这么有兴致,来到厅堂内插了一句:要说唱曲,阿和也是个好手呢!

众人一听来了精神,便起哄要老板娘唱一曲,阿和拗不过,便选了一个简短的唱道:

九月菊花是重阳,

重阳美酒菊花香。

满满斟杯奴不喝,

无夫饮酒不成双。

这是《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中的一支曲子,阿和嗓音清亮,一曲唱毕,玉盘珠走,软语生风。众人都纷纷叫好,博得个满堂彩。

阿和,你这话可说的不在理了。你说说,如何饮酒不成双了?阿福不是你的夫吗?座上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句,人们听了都大笑起来。

阿和自悔失言,一下子涨红了脸,躲进屋里。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阿和姑娘<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