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潘金莲说几句公道话
兰陵笑笑天所著的《金瓶梅》,自问世以来一直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并曾一度被打入冷宫。近些年来遭到冷遇的《金瓶梅》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该书的洁本也在市面上热销。许多权威人士认为:如果《金瓶梅》没有大量的色描,它的艺术价值不亚于《红楼梦》,起码不会比《红楼梦》逊色。这就意味着人们开始关注甚至重新评价这部闻名世界的奇书了。
《金瓶梅》是潘金莲、李瓶和庞春梅三位青年女子的简化,可见该书是以三位年轻美貌的女子的人生轨迹为主线的,展示她们大同小异难以改变的悲惨命运。在下无意为潘金莲平反昭雪,只是想替这位主人公说几句公道话。我知道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甚至遭到诸多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的围攻和谩骂,因为在万恶淫为首的群体观念里。想为潘金莲洗掉淫妇的恶名,是难以想象和不可思议的。但我还是斗胆包天,替这位美丽柔弱的女子讲几句出于良知和公义的话,也算作我读《金瓶梅》的一点心得吧。
在《金瓶梅》所营造的文学氛围里,小小的清河县算得上人物的并不多,除了西门庆和打虎英雄武松外,还有潘金莲,当然潘金莲是后来才出名的,且出的是恶名。因和富家公子西门庆私通,联手毒死了卖烧饼的丈夫武大郎,潘金莲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对象,成了千夫所指的荡妇。应该说,潘金莲原来是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的,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美少女,她对未来手生活充满了美好的盼望。可是迫于生计,潘金莲成了有钱人的家奴,后又辗转嫁给了又矮又丑又木讷的武大郎,现实的严酷扑灭了她憧憬的火焰,面对丑且无爱的丈夫,潘金莲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到脚都凉嗖嗖的。如果没有武松和西门庆的出现,潘金莲也许沿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石头抱着走的既定人生轨迹,做一个地道的良家妇女,和武大郎厮守一辈子。可是通过武大和武二两兄弟泾涓分明的比照,潘金莲那颗沉寂的芳心开始春情荡漾,她爱上了武松。当遭到英武有力的武松的拒绝和喝斥时,潘金莲刚燃起的爱情火焰,刹那间就熄灭了。
正是在极度沮丧和灰心之际,她经不住富家公子西门庆的小恩小惠,并最终被这个夺爱高手所俘获,最后竟铤而走险,和西门庆合谋害死了武大郎。当潘金莲走进西门庆的生活时,她不幸福也无从快乐。她只是性奴,是男主人鞭挞和玩于股掌的对象。妻妾成群的西门庆,放浪形骇,无所不为,他当然不会把潘金莲当人看待。这使潘金莲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并从西门庆的纵欲之死中,获取了复仇的快意。然而等待她的依旧是死亡。当武大的弟弟把利剑刺入她柔软的胸部时,一朵妖艳的恶之花就这样无情地凋零了。之于潘金莲她是庆幸的,庆幸自己可以从容地死在所爱的人手里。
讲到这里你的思路应该清晰了许多,潘金莲在本质上原来并不坏,只是封建礼教和一夫多妻的男权社会,在封建制度的重压下,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庸、玩偶和私有财产,是不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当潘金莲被迫委身于并不喜欢的武大郎,她就开始了无声的反抗,先是向武松示爱,然后经不住西门庆的引诱投怀送抱,并产生了谋杀亲夫的动机。可以这么说,是对爱情的憧憬毁灭了潘金莲,而在黑暗的旧制度的框架内,爱情对于浪漫的女人是有毒的,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倘若西门庆不是花花公子,纨绔子弟,而是怜香惜玉恩恩爱爱,那么这部书就不再是封建社会所有女性挣扎屈辱和啜泪的悲剧了,而是一部皆大欢喜的人间喜剧。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果说潘金莲是充满邪恶的堕落,不如说她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堕落。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所有的寻找和梦想注定是徒劳的,她只能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对于潘金莲的反抗,以及她用声色取悦于男主人,均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这位个性女子独立的意识和难以重建的人格,她只能是在污泥中求生存向下再向下盛开的妖冶的荷花。
一朵花可以从容地闭合和绽放,而潘金莲却不能。她所有的关于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梦想,注定要灰飞烟灭。当这位美丽纤弱的女性在西门庆的皮鞭下呻吟爬行时,你究竟看到了谁在永远的沉沦;当你看到富家子弟纵欲暴死在床上时,你究竟看到了谁在永远的堕落……阅读《金瓶梅》,一个个浸着满眼泪水的年轻女子,会清晰地浮现在你的眼前,那是一双双妩媚的茫然无助的眼睛,这样的眼神足以洞穿人性的灰暗和伪善,并让我们知道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流淌着热血奔突着激情的女人也是人,而绝不是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