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在孤独的边缘

走在孤独的边缘

2013-10-24 07:47 作者:苏小素 阅读量:2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当自己开始无法专注于做某件事时,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驻立很久,偏爱于静。时光的指纹穿越人声鼎沸的身影,在眼眸能触及到的地方围成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安全地带,外面的一切都进不来,这样才可以在时光的巨大庇护下寻回原生态的自己,原生态的世界,顺着那些凹凸有致的纹路追溯到生命的根本。

我怀念的,是逝去的曾经;我牵挂的,是孤独的身影;我惦记的,是随风往事。

长年独居在外,内心依旧脆弱,一直以为随着人生阅历和年岁的增长,脆弱的心也会不断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抗拒这个世界。若干年前稚嫩的面容如今被生活打磨成粗糙的痕迹。朋友说:我们老去的很具体,开始知道世界都不是美好,然后无条件接收现实,开始为一点点细节想起过去,想起某些人某些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正在听着一首歌,眺望远方的风景,泪,开始潸然而下。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老去,也许是在害怕孤独的那一刻,无法抗拒孤独给自己带来的这种恐惧,它总是在不经意间让自己措手不及,触动着我的敏感和脆弱。

李叔同出家,死时写下“悲欢交集”,他的内心装的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寂寞,恍若行走在四处茫茫原野,空无一人,却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平添更多悲怆,仿佛芸芸众生,滚滚红尘都是生命的累赘,他才会如此的决绝和坚定,选择做一个与佛共度此生的苦行僧。孤独是冷冽的,深居在我们的骨子里,常常与我们不期而遇,它是繁华过后衍生的大片悲凉,是喧嚣过后呈现的整片荒芜。他的孤独,我无法读懂,却能明显的感觉到孤独的存在,时时刻刻,每时每刻。它不用附身于任何载体,然而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单刀直入我们的心底。常常置身于这样一个亦假亦真的境地,只有我与孤独对峙,周边的一切都是深邃飘渺的,时间仿佛静止,它发出清冷的光,寒而逼仄,让关节都变得生生的疼,这些令我窒息,我的呼吸,我的声音,我的一切,在瞬间都成了虚幻,以至于怀疑自己是来至于另一个星球。

我们的心是一个怎样的器皿,有多大的体积,才能容下那深不见底的孤独。说到底,我们只是没有让自己的生命拥有足够多的灿烂和繁华,单只薄影才会刹那间就被湮没在人潮中。

认识一个年轻作家,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年纪,可是在他年少的面容下掩藏的是高深难测的孤独,那种孤独不是外在的,而是来自骨子里。它们犹如野草一般疯狂的生长,得不到任何的灌溉,生命力却极其旺盛。他说,全世界,常常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孤独长年作伴,对于所有的外在事物,他似乎已经养成了熟视无睹的习惯,想起了史铁生先生曾经讲过的一个悖论:我是我印象中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是我自己。而他是孤独的一部分,孤独是他的全部。我们在嘈杂的人海里告别,这个孤独少年的背影披着一抹黄昏残阳,身子逐渐嵌入镀金的地平线,大地浸染了他存留的沉重气息,只是缄默不语。那一刻,我开始笃信,所有一切的孤独都有一份没有根源的默契。

也许只有达到某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会拥有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境界。“曲终人散的时候,那些你以为一辈子会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辰却一一与我们道别。这是很多年前在书上看过的一句话,如今忆起,复杂的情感只是有增无减。从小就明白自己是多么害怕离别,害怕失散,总盼望有一天,可以有足够的坚强去抚平搁浅在心里的惴惴不安。生命总是充满如此多奇妙和难以解释的东西,有些情感一旦依附在你的体内,也许就永远长住于此,比如孤独,比如寂寞,比如脆弱,比如敏感,并悄悄的扎根在我们的生命里,融入血液里,与我们同生同长。

走在孤独的边缘,脚步的坚持不懈或许能抵达神的府祗。老的很具体,我已经渐渐不再因为悲伤而哭泣,却会为了小小的感动和温暖常常泪流满面。也许这样,我才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勇气,去学会爱和接受,包括孤独。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在孤独的边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