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用心断定真假

用心断定真假

2013-10-27 08:08 作者:一仓 阅读量:25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鲁迅先生说过,“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现实生活中真与假是同时存在的,例如真货与假冒产品,真话与谎言,真人与石像,鲜花与塑料花。?

是不是所有的假都不好呢?戏是假的,却有真理在,善意的谎言是假的,却能利于病人养病。战斗中声东击西,却能克敌制胜。有些话是真的,却听上去很假。世界是很大的,面对着无数的真真假假,有些无奈,有些无所适从。

“绝对真”确实存在,但是生命只能得到“相对真”,也许能够得到“最后真”,而永远无法得到“绝对真”。?

我们时常听身边的人说,这是真的,那是真的。也时常听人说,这是假的,那是假的。我想这里的真与假只是生命的真与假,对于宇宙而言,只有一种状态,无所谓真与假。也就是说宇宙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对于生命才有真假之分,才有讨论真与假的必要。那么,对于生命来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我认为生命的认识与“绝对真”相符则为真,生命的认识与“绝对真”不相符则为假。?

未经污染的人,很真。经过污染却又漂白的人,也很真。小时候涉世未深,所以真。老时,我们没有了力气与世界周旋了,所以也很真。有一种人是假的,只因他与社会一起沉没。其实有时候,假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网络。“网”字的含义,《新华字典》说,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并说,像网的东西,如网兜儿、铁丝网;像网的事件,如网罗人才;像网络的组织或系统,如通讯网、宣传网。由此可见,而今的“信息网”,即是用电波织成的“虚拟网”了。

由此可见,现时通常所说的“上网”,即是用通讯设备和具有通讯功能的设备,如电脑、手机等等,以终端设备的电波,与以电波组织而成的网络连接,犹如机动车驶上了以道路织成的交通网一样,驶向指定的站台。但是,交通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信息网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景象。在人生活的实际社会里,尚有弄虚作假的事件,何况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有一则报道说,两个网络情人相约在某一小城相见,女的是一个妙龄少妇,男的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少妇要求先买昂贵的金银首饰,然后才可开房住店。这种奇怪的条件显然是有预谋的,但老人见色心迷,对其中诈骗的蛛丝马迹全然视而不见。于是倾其所有,慷慨买了一堆金银饰品。没想到,财物到手之后,不等开房住店,情人少妇早已逃之夭夭了,落得个可怜的老人连回家买火车票的几个钱都没有了。

网上的诈骗多多,聊天的时候,那廉价的表情飞吻,信口开河的爱的许诺,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让人痛心的是,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糊涂的老年人,色欲迷住了心窍,轻易上当受骗。其实,要想识别其中的真假,本来也不难。就是要坚信一个原则就行了,即轻诺者寡信。不管对方说得是如何的天花乱坠,只当他的许诺是胡说八道,也就万事大吉了。?

这就需要一个人有很强的辨别力。辨别力来自于“细心”和“观察”,没有哪个男扮女装的旦角,或是女扮男装的老生,会被观众认为“男即是女”,或“女即是男”的。因为演花旦的男演员的体格、心理、语言和习惯,本质是男的属性,一时改易,长时变难。?

也就是说,时间长了,固态复萌;话说多了,必有所失。当然网上的人和事,往往虚拟其形,不露声色,辨别起来要比实际生活难一些,但也不是无可辨别。?

所谓“话”说多了,以“博客”为例,他总要发帖子、日志,常会写评论、回复,这就是“网话”。网话虽无声可辨,但有男女属性的烙印,仔细推敲,就不难看出须眉和巾帼来了。除非他不留“资料”,专事“转贴”,那倒要难办一些。但也不是一点痕迹没有,因其行为常带有性别情绪,多少也能从倾向里找出一点眉目。?

性别之外,年龄也如此。父母与儿女,因为时代的差别,经历的不同,常常谈不到一起,这就是“代沟”了。所以,从各人所发帖子、评论用语的习惯,及其论事的角度,如同额头上的皱纹,也是明摆着的实际年龄。?

虽说“假作真”比“真作假”更可怕,但只要用心研究,精细观察,没有识破不了的假象。所以,网络也吓不倒人,只要你具有深邃的观察力,也就如同在课堂,如同在茶室,如同在酒吧,共话天下事,或云人间桑麻。此即是《红楼梦》里的贾雨村,甄士隐的情结云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用心断定真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