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代价
小时候,爸爸一直忙于自家的一个食品店,之前幸福地一直在做家庭主妇的妈妈,在我不到7岁的时候就去上班了,姐姐比我大4岁,正在上小学,爷爷是个教师,奶奶那时也正在国企上班.........
那时候,早晨醒来家中所有的人都走了,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人。爬起来,洗过小脸、吃过留给我的早饭,一个人用后背紧紧地贴着墙,睁着眼睛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生怕屋内突然冒出个鬼来,心中充满了恐惧。就这样傻傻地坐着,一直等待其它的小朋友睡醒了来找我玩。中午的时候,还要为上学去的姐姐煮好饭,等她回来一起吃饭。为此,曾失去了多少和小伙伴们藏猫猫、跳绳子的快乐。
上学以后,因为天资不太笨,每每考试都没有出过前三名,功课从来没有让爸爸妈妈操过心。但在同学们扔沙包、跳皮筋的时候,我也许正在帮忙准备家里的晚饭。
初中了,每天自己一个人到远在两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因为考上了镇重点学校,没有小学的同学一起做伴)。冬天里,经常是早晨头顶着星星出发,晚上在学校上过晚自习再戴着月亮独自回家。初二时,当看到全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考上大学时,心中暗问:几年以后我会是他们中的一个吗?于是,下定决心高中我要考到市重点中学去!
高中,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十五岁开始了独立的住宿生活,每天照料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
进入高考,可谁也没想到我考的高校竟然是常熟理工,其实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就这样,在自责与别人的质疑中离开了家乡--诸暨,到一个陌生的常熟开始我四年大学生涯.....四年中的最后一年,考虑到自身不够老练,于是约好几个同学应聘到了一家餐厅做暑假工(当时找一份暑假工挺难的,一般单位都不要暑假工的),去做暑假工的目的就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人与人的复杂关系,想尽快脱离学生气...很快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将面临尾声,在离校之前,同学的爸爸来到我们学校招聘管理人员,我自然很幸运的被同学的爸爸面试通过,同学爸爸的公司是一家纺织原料公司,就坐落在常熟!
终于毕业了,工作了,起床——跑步——洗刷——拎包——叼上作为早餐的饼干,准备上班是我每天的习惯.......进了公司不久,由于食堂里的菜,口味吃不惯,几个同学商量准备料理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可小时候烧的菜似乎吃腻了,然而烧好吃的,这一切对于以往只会念书的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一大摞生活用书买回来,学!照着菜谱做的糖醋排骨和做化学实验没什么不同,渐渐地做得有了餐馆里的味道。
上进、独立、自信、坚强,这是自小自己坚持的特性,但它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艰辛。工作上,大事小情、千头万绪都要靠自己去规划与实施。生活中,万千零碎事情全要自己去应对,甚至在偶尔生病的时候都是自己扛着不愿告诉家人。平日里辛苦了一天回到宿舍,独自打开房门,屋子里冷清清的,没有声音、没有温度。所以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在宿舍里,电视或音响必定有一样是开着的,因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声音能让人不再感觉孤单。
郁闷的时候,可能会轮流给朋友打电话,天南地北地聊天而不愿将自己的烦恼透露丝毫。谁也没有义务去分担你的不开心,更何况自己不想做打乱别人平静生活闺怨。极度伤感与哀怨的时候,我也只会把自己的心向最好的两个朋友倾诉。在她们的面前,我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痛、忧伤、眼泪一股脑地倒出来。真的很感谢他们这么多年一直无私地给予我心灵上的支撑,陪我渡过最艰难的时期。知心朋友是不可多得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自己有时候无法让别人理解我,也无法真正懂得我......
很多时候我给别人的印象都很好,但正因为如此,别人也对我报以很高的期待,这给我很大的压力。大家觉得我很活泼,很大方,处事得体,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其实我只是个简单的人,有时我也是个孩子,我会如孩子一样撒骄,难过,无理取闹。很多时候我希望自己像个娇小姐,什么都不会,可以很容易获得别人的疼爱和体贴。我羡慕如娇小姐一样,动作慢条斯理,一看就不懂时世。我从小就没有这样的环境可以让我可以像个真正的女孩子享受一下作为女孩的特权,脾气。我从来没有埋怨过,也不曾想过,可最近越来越渴望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可能现在的我才像个女孩子。我总感觉自己好像是错过了儿时的浪漫,少女时的单纯,直接步入了成熟,受到了别人的赞赏,也活得艰辛起来。我总是在坎坷中让自己看到希望,在希望和幸福中又经历坎坷,就这样经历一次又一次......
我知道别人对我的高评价是很多人想要的,但这样我以后哪怕一点点的失误都会遭到质疑,我很累。我真的想对因此质疑我的人说一句:我不是神,我只是个女子......
或许这就是我独立的代价吧!
然而,既然不愿勉强地凑合着生活,既然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也就要坦然地去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所有艰辛。忧伤过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面带微笑、温婉、亲和、善解人意的“小女人”。
我希望自己一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