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深深
母爱比海深,是母亲给予我生命;是母亲,把我捧在怀里,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幼小的生命。许多人说“看你,还像个孩子”我说“我喜欢做个孩子,被人疼,被人宠!”我是个被宠大的孩子,我愿依偎在母亲的臂膀下做着香甜的美人鱼的梦。
母亲是四川人,跋山涉水来到河北,听说是为了反抗姥爷的包办婚姻。母亲本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兵哥哥,母亲也很上进好学,可姥爷不准母亲读书,也不准和兵哥哥来往,还要包办亲事。母亲反抗被姥爷软禁在家。姥姥心疼母亲,偷偷拿了卖猪的钱,母亲得以坐火车离开了家乡。从此和姥姥、姥爷、大舅二舅相隔千山万水,饱尝思乡之苦。
在火车上,母亲遇到了老乡,感到格外亲切,就随老乡来到了河北。热心的老乡四处给母亲介绍对象。可母亲一个外来人口,遇到的要么是戴着地主帽子的,要么是年龄格外大的。后来有人介绍父亲,说父亲是在外跑运输的,年龄和母亲相仿,就是家里穷点,母亲就应下了这门亲。可事后到家才知道,何止是穷点,简直是一贫如洗。父亲也只是赶过马车去天津,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一个庄稼人,而且骨瘦如柴。还有个小叔子腿有残疾,基本没有劳动能力,要靠公婆养活,日后公婆归天了担子还是要落在父亲母亲的肩上。
婚后第二天,奶奶要求和母亲、父亲分了家,搬出来的只有一床年代久远的被褥和一个空空如也的木箱。母亲的泪落下来了,在老家的时候,两个哥哥都宠她,可来这里了,却无人问津。母亲委屈的要回娘家,可奶奶不让,怕母亲回家后再也不肯回来,善良的父亲偷偷送母亲上了车。回来的时候,大舅给母亲带了腊肉、大米、核桃、甘蔗,舅舅心疼母亲,能弄到的都帮母亲带了一点。看到母亲回来奶奶才放了心,但还是数落了父亲一顿。回到家乡后,舅舅劝母亲不要再回那个穷家,可母亲想到善良的父亲偷偷送她去车站的情景,还是回来了。从此扎根河北。
母亲克服了诸如饮食、气候等等困难,被摔了无数次后也学会了骑自行车,只是车技一直很差。至今犹记得,每年过年母亲都要去老乡家串亲。那时只要是四川来的大家都相互称姐妹,邻村的也相互走动,谁有困难都能相互帮助和扶持,母亲一直说没有那些姐妹老乡就走不到今天。一年春节我们像往年一样去串亲,因为家里又添人口,已经有三个丫头,父亲的一辆自行车是实在是载不下了,父亲把小妹抱到了母亲的车横梁上。那时的车子都是二六带横梁的那种。
路走到一半时,要过一个刚浇过地的水沟时,母亲显得格外紧张,非要从车上下来推过去。父亲在旁鼓励“骑过去,很简单!”车轮刚滚到沟里,我们听到哐当一声闷响,不好,定是母亲摔倒了。母亲不顾一切抱起妹妹,紧张的不得了,还好,地很松软,妹妹毫发无伤。母亲爱孩子胜于一切。
我儿时胆小,总是被男孩子欺侮,母亲知道后,跑到学校去找到总欺负我的两个男孩子,教育了一番,我才不用总是提心吊胆。儿时家中穷困,春夏时节我们总爱去田间树上摘些青涩的小果子充饥。那些青杏、青桃、还有青枣总在我的记忆力蹦跳。犹记七岁那年,我跟着一帮男孩,打了满满一捧青枣吃了个够,得意洋洋地回家,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一直到黄昏母亲推门进来,见我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两眼外翻,口吐白沫,吓呆了母亲,哭着抱我到邻村医生家扎了铁针。病情稳定后母亲还是不放心,千里迢迢会四川老家求医问药,寻来了许多中医汤药。又陪信佛的姥姥上山去庙里为我许愿祈福,保佑我安康。回来后,每日花几个小时为我煎药。每次看到汤药,我都皱眉,每次母亲好言相劝,还从别人家为我找来些白糖缓解口苦。服完汤药后,我身体一直很好,许多年后,母亲总说“还好,当时把病彻底治好了。”我知道这是母亲对那场病症犹有余悸。也是母亲时时牵挂我的原因。
上学走出家乡后,每次回家,母亲都像过节一样,笑的像朵花一样。只是时光染白了母亲的头发,皱纹爬满了眼角。皮肤松松的泛黄,女儿的成长,记录着母亲的老去。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愿天下所有母亲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