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闲参奇诗别有趣(十四)

闲参奇诗别有趣(十四)

2013-10-23 23:56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4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修辞入诗,文?倍增;算术入诗,趣味更浓。修辞中有“析字”格,其实“析数”也古今有之。析数(包括“加”、“减”、“乘”、“除”等)今天我要向太家介绍的是加法诗和减法诗

二十七、加法诗:

“加法”在数学园地里的确功能不小,一旦闯入诗词王国中则更妙趣陡添。如:

明代诗人杜庠的《岳阳楼》:

茫茫雪浪带烟芜,

天与西湖作画图。

楼外十分风景好,

一分山色九分湖。

诗中的风景,?旎如画。画祢?上“一分山色,”又抹上“九分湖光”,将“一分山色,”加“九分湖光”便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十分风景”。

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诗中的诗人、明月和影子,加起来而成为“三人”。这样使诗味更为浓郁。那清淡、恬静的意境和谐而自然。

李白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诗中同样运用了“加法”入诗:

“?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将“三”变成“一”加“一”再加“一”的形式来表达,把开怀畅饮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十八、减法诗:

“加法诗”虽很奇特,“减法诗”则更微妙。这种表达方式古今有之。如古代乐府中的《懊侬歌》:

江陵去扬州,

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

所有二千在。

诗中写出了旅人掐指计算着自己的行程。全程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还有二千里的路程。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旅人在旅途中的焦燥情态。

这种表达方式,在民歌中也颇为常见。《刘三姐》的对歌中就有不少这种例子。例如刘三姐对小牛的唱词:

连就连,

我俩相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这诗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生死都在一起,爱情至死不渝。但运用了“析数”格,(将一百减九十七,还剩三)就使彼此的爱情表现得情比海深、心如石坚。

相关文章关键词

《闲参奇诗别有趣(十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