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我来了!
蜀南竹海对我并不陌生,二十年还是初中丫头,就几乎要领略这篁竹千里的风姿。可惜那次夏令营名额有限,只羡慕的看着别人去。欣赏了他们拍摄的翠意悠然的相片,一直盘旋在头脑里,美丽画面记忆如昨。
和竹海相距并不遥远,三四小时路途而已。出游念头却总是如淡烟飘散,时而晒笑自我,总是以种种借口阻隔,七八千个日子就这样溜走。
这次我要去竹海。
竹海,我来了。
想从何说起?还真是没有头绪。那满山遍野的翠竹?那涌动的片片竹叶?那群山起伏的碧苍?还是三月的彩色点缀?白色梨花,黄色菜花,粉红桃花,此刻却不在竹海寻觅得一丝一毫,全叫隐天蔽日莽苍的绿掩盖了!翠竹穿云冲天起,回首仍是浓绿来。
竹海山势绵延,逶迤庞大,峡谷环绕。浩大得无边无际,奋力穿越一片密林之后仍然是密林一片。景点锦簇,环绕亲密有之,相距甚远有之。景区公路绵长蜿蜒,想借助双腿步行,那是很可爱的念头—--可以呀,你慢慢的走上两个钟头吧,就可以到达下一个景点了!揉着酸疼腿脚,徜徉在绿波里,那情趣,很要打折扣的。因此,还是不要尝试步行的好。
能够坐上专线的旅游中巴当然最好,个人觉得坐两轮摩的是很惬意。呼啸山风卷卷清凉,相望沿途葳蕤竹林,层林浸染,墨绿,淡翠,起伏飘摇,有如海浪涌过,一浪胜过一浪。林啸碧动,耳边净是绿色的叮咛了!------来吧,来吧,这就是竹海了!
来竹海所谓何来?即是排忧解郁,很妙的是,竹海第一景点即为“忘忧谷。”这里位居山脚,沿狭窄甬道,颇如瓶颈,两边高扬幽竹,拂扫面颊,绵软韧劲。层峦叠嶂,泉流淙淙,五叠泉来,钟灵毓秀,明净一线,簌簌淌过山间,穿越沟渠小岛,水溅四射,竹林层次分明,次第上升,细密竹叶,婆娑起舞,艳阳透过,沐浴金辉片洒。
忽有和风,清冽插过细密竹丛,踩过蜿蜒小道,已能看到白瀑淙淙,五声回响-----此为“五叠泉”。出瓶颈豁然开朗,即刻耳闻亲见,五道清流,依次沿级而淌,极似五姐妹携手欢畅出门,翩翩现身,欢快跃动,美丽清纯。五叠泉,五道清流,五声邀请---来吧,来竹海,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很久啦。
竹林七贤,魏晋名士,千古惬意,文人旷达恣意,不与世从,隐于山林。或吟诗,或纵酒,或弹唱,或挥毫,俯仰长啸,声传竹林。到七贤聚居之处,想刘伶醉酒,必叫僮仆荷锄随行,走到哪里,喝到哪里,--何处醉死,就地掩埋。--呵呵!盖世无双的超级酒鬼,真正的酒神!山野畅饮,岂不一大快事!七贤纵情竹海,所塑形象,形神毕肖,此处实乃隔世旷达宝地,我等俗人倒是打搅了他们的随意了。脚步轻悄,蹑手蹑脚,俗人就此别过七贤而去。
行行重行行,穿过一道道绿林,幽深似长廊,明显感到此处绿意更深,不容分说就扑了你满眼满胸的碧绿,这便是翡翠长廊了。果然名副其实呀,清丽翡翠,欲滴的嫩绿,蜿蜿蜒蜒,回廊翠淌。这是一道春天的长廊,永远记挂着我的足迹。
长廊此处留存珍惜竹种—人面竹。带着很大兴趣,七绕八拐接近她。这竹果然非同一般,外形和同类大相径庭,竹子中通外直,线条清倔。可这“人面竹”竹身周遭都犹如铁丝捆绑,偏生曲折弯弯,恰似波浪起伏,回环不断,凸起一面,圆弧饱满,拟或相仿“人面”?完全有别于其他的竹子的挺拔峻直,诚为竹乎?倒也大开眼界。“人面竹”就那么稀稀几丛,特地设置围栏,看守宝贝也似圈起来,旁边大书墨字--—不得入内,厚待之情可见。不过另类异类罢了,或许是基因变异,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其实本意来讲,并不对此竹另眼相看,可见我也是个另类,没有随同大流认为“物以稀为贵”。人面不知何处去,借给蜀南竹怪去!
还是继续我的游赏旅途。徒步辛劳良久,该歇息一阵。先前离开忘忧谷登过“观云亭”,天气很好,简直没有几朵云飘摇在蔚蓝天空,晴朗加清朗,却依然能体味观云的气势。后来游足更到高处,一座秀美楼亭玉立,此为”观海楼。”沿里面回转楼梯,渐次缩小楼身,直达最高点,立于此处,一览众山小。可谓竹海制高点否?俯瞰四周,绵绵净是,碧浪起伏,海!这就是海!竹的海!竹海!此楼阁登临,举起假想酒觞,把酒临风,悲,散尽。喜,即来。喜洋洋者也!
下山回转几许坡坎,眼前陡然一亮,那又是什么?一池碧水呀,温柔静谧恭候多时。攀到这里,海拔已经不低,沿途都是竹,山岩。视觉渐渐疲劳之际,陡然得见一池碧水,欢呼就像几块石砸进湖水,溅起喜悦浪头来。后退一步,看到池畔牌匾,上书沉稳隶体“一米近”,深富含深意的禅语,人生处处犹似“一米近”吗?远近就在一米线,适当保持距离?一米开外,远近足够?无数的人来徜徉过,接近这个“一米近。”可曾悟出点什么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放眼,铺开一池碧玉,幽幽卧在那里,她还要等谁来呢?竹排一列,靠在池边,褐黄竹排,扎得粗放豪气,宽舷厚底,均有小竹凳供坐。坐上竹排,划桨而过,破浪前行,水面犹南飞燕子剪水而过,层层递出涟漪。竹海每一处的水,都绿得晶莹,碧绿帆影,视觉上就要比别处养眼,拟或是竹海的绿溢得更加绿了。这就是仙女湖景点了,仙女何处?软玉温香,就在这片梦幻水泽里。
上岸,拐进密林,蹬上险峻小道,这是朝圣而去的途径,那一壁的石刻,可有得一观呢,36计,图文并茂,历史钩沉,典故如昨,峭壁生灵,栩栩如昨。走马观花,也是良多感叹。兵家输赢,历朝勾心,历代斗角,峥嵘尽显,金戈铁血,化作36计,最终何为?-----走为上!撤退,以退为进,进退自如,进能攻,退能守。何止兵家精髓,人生战场不也如此演练?半生败绩叠加起来,怎不一个“走”字了得?!退避三舍了!
此地峡谷幽幽,起伏回环,坡度舒缓,依次递升而上,从上俯望,视野开阔,亮开嗓子来一声,绵绵回响---此乃空谷传音,回音谷是也。山间峭壁,羊肠九曲,听说景点尚未开发到位,山道未修建竣工,那里山民只有攀爬这些羊肠小道,费力攀援到达山顶。当年村娃如今已经四旬年龄。看山草覆盖,杂树掩映,依稀得见羊肠曲径犹存。险乎!忍不住又扯开嗓子来大喊一声,噢-------于是那山谷四面果真回音转来,听到自己的声音,绵绵回荡徐来,人不仅仅只是一个“我”,呐喊的时候,另一个“我”,率性无羁的“我”,即刻呐喊而至。
登上一处平台,这里是仙寓洞,佛事还比较集中,密集设有算卦求签摊位,但凡走过游客,几乎都要被劝住—施主留步。。。求根签。硕大香火价格不菲,听说求一注得花99大元呢,难怪此地香火旺盛。旅游景点,佛影随处可见。惜乎我非佛家子弟,不信鬼不拜神,莞尔谢过继续前行。兀自把玩头上那顶“野趣帽”,路上买的,这其实就是一匹厥树树叶,树叶婆娑修长,围绕一周,即可形成帽檐,一侧镶三两朵山崖黄菊,山寨太阳帽瞬即完工,往头上一戴,绿叶夹黄花,真是野趣大大有。山民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随便的用那些不起眼的材料,简单加工一番,生财有方,这也是种智慧,野趣创意还是很吸引眼球的。
竹林茂密,隐天蔽日,偶尔有阳光奋翅穿透,金赤点点,缀于竹林枝叶,那绝对是副超现实流派的杰作—竹海金辉图。
沿途都有竹笋山珍小贩,热情兜售,黑白黄褐均有,成色不论,据称味道都是“一样的鲜美!”在山顶,农家小食菜肴即有竹笋招呼,品尝极鲜,和着竹海山风,惬意。看绿,听绿,飨绿。呵呵!竹海何处不是绿。
竹,竹的海。不到竹海你不会领略到这个“海”的名副其实和无与伦比的博大—--群山环绕,峡谷纵横,空谷传音,都是竹韵回响-----难道这里把天下的竹都号令到了这里吗?令旗一招,群竹落户,只吝啬的留下一些稀竹,零散分布到别的地方去,几丛竹,细茎伶仃,也可以装点一分清高。
呵呵!来吧,来竹海,你才会感知什么叫竹渺无边,碧波绵绵,回首四方,绵绵不尽的绿。来之前,忧愁相随,此刻,尽抛脑后,绿色是洗浴烦恼的最佳色彩,思想的杂质,在这片神奇的绿野里一遍遍的刷新,绿意茫茫,阔达超然,洗去多少烦愁。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挥手,回首。竹海,我来过了,还会再来。
题竹海
幽幽竹野三千里 隐隐绿波八面寻。
但爱蜀南美景地 不辞常作竹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