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善良 收获希望
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
国外有两则小故事: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另一则是发生在巴西的丛林里,当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孩子善良的圣洁,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变得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我怀着一种敬佩的心情,用心读完了长篇报告文学《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心底波澜禁不住地涌动翻滚。此书让我感动的是,王延勤那颗善良的心,那种对残疾人的博大的爱。
王延勤是一位转业军人,是一位基层残联工作者,2005年初在工作岗位上去世,年仅五十二岁。因为他爱残疾人事业,用全身心的爱去爱他所服务的残疾人,他去世后,成百上千残疾人为他守灵三天三夜。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他的事迹传遍整个宁波市。是老百姓发现了他,传扬他,歌哭他。随后,王延勤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宁波,也感动了全国的残疾人工作者,感动了全社会。
正如书上说,只有在我们能爱别人,并且有机会去爱,我们才成为人。“生命中最要紧的事情是学习如何付出爱以及接受爱”,也许朴实的王延勤不一定听到雨果的声音“在人间的一切之上,存在着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然而他却有一颗稀有的珍珠般善良的心。他对残疾人那种特殊的爱、那种深厚的爱、那种血肉相连息息相通的爱,深深地感动了那一群受难的人,深深地感动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病魔缠身的时候,便渴望得到体贴关爱;当你精神脆弱时,便渴望能得到精神安慰;当你无法生存时,便渴望有人给条生路。王延勤就是残疾人的救星、大哥、贴心人、保护神。他从各种险境中打捞他们,捞上一批又一批,永无止境。难怪这群人是那样地离不开他、那样地不舍、那样地痛彻心肺。难怪他们说“这才是三个代表中说的人”。他的行为是大多数人敬佩的,又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这正是被惊叹的,正因为以往时常缺失的,才更是最珍贵的。?
生命本来就是偶然的,而王延勤让偶然的生命变成必然,让生命更有意义。这种生命的必然又是那么自然,而不是公事公办,不是任务观点,更不是做秀,而是发自内心。?
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应该具备信仰,信仰的缺席可类比人的精神残疾。信仰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人类文明的基石。我们实在是太需要那些最简单、最朴实、又最可靠的普世真理。?
《爱的奉献》这首歌多数人会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播种善良吧!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之船搁浅,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播种善良,要有一个好人缘。人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的人缘好,与他人的关系就好,给人的印象就好。反之,一个人的人缘不好,与他人的关系差,给人的印象自然就差。好人缘彼此和睦、谅解,因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工作,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甚至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因此谁都想有一个好人缘。人缘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会帮助。相反,君子也不会成你之美。因此,谁都想有一个好人缘。
那么,怎样做才会有好人缘呢?待人真诚、正直的人有好人缘。真诚、正直的人老实、坦率,表里一致,待人实在,敢讲真话,不圆滑,没有虚的假的,所以这类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友谊、信任和尊重,也就会有好人缘。待人大方、厚道、宽宏、大度的人大都有一个好人缘。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有好人缘的人待人心胸宽厚、大度,不苛刻,不刻薄,不使小心眼,能容得了人,一点都不小气,不狭窄,别人有了成绩,不能眼红,更不妒嫉,不吹毛求疵,不小题大做,所以他们能与他人较好地相处,自然就有一个好人缘。能尊重他人的人大都有一个好人缘。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选择,注意维护他人的面子和自尊,不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强加于人,即使自己有理也不是得理不饶人,决不盛气凌人。对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的人大都有好人缘,为人谦逊的人大都有好人缘,等等。人缘好了,不用多说,你肯定是一个善良的人。?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说看见善良的,努力追求,如象唯恐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尽力避开,好像手即将伸进沸水里似的。孔子还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诚实的人交朋友,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受益了。和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朋友,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接触面宽,朋友就多,当然,求你办事的人也多。其中不乏为个人目的而与你亲近的人。作为善良之人,交友一定要时时提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同时要联系那些能够经常指出与批评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这些人是对做好工作最有帮助的人。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气度。在工作中亲君子,远小人,这是避免错误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