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榆中记

榆中记

2013-10-02 13:10 作者:梦还乡 阅读量:2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眺望

到达榆中的那天早晨,天气异常的晴朗。

而在兰州的那几天,天气一直呈现出雨后的阴沉,微微的风中带着清爽。一个空闲的下午,大家一起到黄河边上走走。我站在黄河边上,脚下浑浊的黄河水在平静的流淌,头顶蓝灰色的天空一望无际。回头看那延绵的山上,即便没有树,映衬着天空,也还是如此生动。我不知道如何去描绘这些风景或者看风景的心情。有的人被前面的风景所吸引,有的人为后面的画面所留念。队伍在黄河边上被拉长,然后分队,聚集……

我们参加了一两个简短的说明会,然后就分配了。从那个学校出发,汽车穿过条条街道,从城市的空气中分离出来,驶入真实的黄土高原。耀眼的阳光,把雨后的空气中所蕴涵的味道蒸腾出来,我似乎能够分别出来那些是树叶,哪些是泥土,哪些是青草散发出来的味道。然后,我看见了黄土高原。那些画面里的景色现在与我如此接近,仿佛不经意见走进了自己设置的梦境。道路曲折,而两边就是突然下凹的深沟,形状各不相似。我真的很想跳下车去,站在沟边看一看,尽管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

傍晚,当我们被留在学校的时候,我的西部生活就正式开始了。四年以来,我第一次有意识的仰望,幸运的看到了夜空中的群星闪耀。而我第一个西部梦,在第二天早晨八点,被透过窗户的阳光和室内乱飞的苍蝇惊醒。接下来的一整天,我们都在收拾。我们发现差不多都妥当的时候,已经下午六点了,大家决定到镇上吃饭。

二,榆中初印象

我和我的同伴走在镇上,所见到的房子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雨来得突然,不过是淡淡的几滴,我想这里大概不会有雨了。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发现天空绘出一道彩虹。这可把我们惊喜坏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彩虹。大家立即往学校跑,去取照相机。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对面的兀立着、光秃秃的山也被染成了暗红色,如同一道屏风。我说不出那是怎样一种红,比落日稍微暗淡一点,那山似乎就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打算到山那边去看看。

大概两天后,我们沿着学校门口的路向山脚走去。在南方,夏季的格调是用绿色来统一,包括清翠的树,无边无际的小草,还有各种庄稼。这里,夏季的格调是用尘土的灰色来统一。我们走过的路,路边的房子,坐在屋子外面的人的脸,以及作为他们背景的墙壁,甚至绿色的植物都看起来如此。山在我们面前,说不上有多远。我们经过一个狭长的村子,山和我们看到的还是一样,并不近些。而大家也没把这次行动看得重要,或者就是一次简单的散步。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就折了回来。

几天后的一场大雨,似乎是为了改变我们对西北的雨的看法而来的。我们带着惊奇的眼光,从最初砸在地上的直径达到四五厘米的雨点开始,一致看到雨的散去。风和雨一起来,几乎让树木折断。然后,我才发现被子湿了几块。雨后,那些树木洗去表面的尘土,变得嫩绿可人。天从容不迫的晴了。夕阳从天边露出来,洒下漫天绚丽的彩霞。不经意间,我想起了桂林的雨,似乎也一样的来去匆匆。而随后几天,这样不期而至的雨如约定般,在傍晚时分来袭。而这傍晚的雨,逐渐延续成西北的雨季,一如江南般细雨绵长的雨季。而我们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带雨伞。同伴问我南方的梅雨季节在什么时候,我忍不住笑了。在这细雨延绵不绝的时节,日子也被细雨渲染了一种朦胧的色彩。

有时候,一阵短暂的停留之后,云层透过几道耀眼的光线。再看远处的山峦,渐渐变成青黛色,跟南方家乡看见的雨后的山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屏风一般的山再次成为了我远眺的风景,在雨后演绎着不同的风情。

闲聊无事之际,一个同伴去了苏州,另一个去了县城,还有一个在宿舍里看她的书。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了,突然之间,我想起了在火车上沿路看见的山,和眼前看见的这些山一样兀立,它们似乎在黄土高原经历了一样的自然变迁。也许,如果这些山峦披上茂盛的森林,就和桂林的山差不多了,如果一定要计较差别,大概就在与自然所造就的清秀与粗犷之间。

印象里,这里是不会有这么多雨的。也许是我把这里的气候简单化了。这么多天无聊的生活让我产生了几份厌倦。而我的西部生活才刚刚开始,一个简单的开始意味着什么?大概更多的是期待。

三,另一种雨季

如果房子不漏,我还是比较喜欢下雨的。在西北这地方,很难见到这样的雨,记得刚来的时候,赶上这里一年的雨季。毛毛细雨,三天两头,飘然而至,如果不是校园后面那光秃秃的山,看着校园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我就把西北当江南了。

现在,另一个印象中的雨季来了。天气预报说未来连续三天有雨——和现在一样的大雨。这样的情形不能不让人发愁。眼下,只有床所在的一小块区域不漏,但地上的积水已经流到床下(为了适应雨天,我已经调整了床的位置)。连下三天雨,天知道会怎样?灶房(这里把厨房叫灶房)也漏,不过还剩下一块不漏的地方能够放下电饭锅。恍惚间,我就从头一年7月到了下一年的6月,从看着那变幻莫测的秋季雨到这盆倾一般的夏雨,支教生活似乎就要在这样的雨中结束。

这几天,除了吃饭,我就是躺在床上。我也只能躺在床上,一边看看书或者听着歌,一边听着淅沥的雨声。同伴也一样,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久了,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可以聊。除了那些雨声之外,似乎还有偶尔飞过的鸟的清鸣,或者远处汽车划过的声音,随即又是雨中的单调。透过那扇小窗户,我只能看见灰蒙蒙的天空。我在翻书与听音乐两者之间不断的选择。书上的文字渐渐让我麻木;而音乐,我却不自觉地选择那些低沉的,或者带着呐喊的声音。

雨稍微小一点的时候,我出去看看。这时,只有微微的细雨在空中飘荡。那些常青树脱掉了灰色,显得格外的明亮,让我惊喜不已。走在校园里,我发现房子的颜色也变了。一种洗过的感觉浸透在每一种情景中,更不说那远处的山峦。这静悄悄的空气带给我远处的回忆,而又似乎要把这样的情景铸造在未来的回忆中。而我,似乎还在这种情景中泼洒了一些依恋。

我的感觉突然间又空荡荡的,丝丝细雨不经意间带来的东西,又在不经意间带走了。我想分辨出我在想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思绪如那灰蒙蒙的天空一样的朦胧。

四,离别

天常常阴着,清晨的院子前又可以看见地面一片片的积水,夜晚也许又下过雨。山在远处却是异常的清晰,跟我在很久以前见到的一样,只是那些山是青的,而这些山是黄褐色的。

这些情景总会带我回忆,仿佛是昨天的事。我也常常感觉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回忆之中。远别乡村的生活四年了,我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到了乡村,虽然环境相差很大,但某种相似还是如此令人回味,而这种相似让生活一再回忆。

我说不清这些情景是如何打动了我。一场雨后,天空洗得异常干净,山峦纤细可分,目光无所拘束。这种情景在山村春天的雨后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而每次都让我一样的陶醉。最初注意这种情景在初中。大概从那时起,内心开始有了顾及或者压力,因而内心开始变得不清晰,从而追求这种外在的意境。

其实在这里,我已经开始回忆了。我和我的同伴买菜回来,从我最初住的房子经过时,我仿佛看见那里停着一辆车,而我们正忙着把东西往屋里搬。那天的太阳似乎和现在一样的强烈。现在,我们已经送走了一个同伴。我们也快走了。说起这些不能不说是一种怀恋。从我们往屋里搬东西到现在的许多情景都很清晰。一个相似的环境,就能把过往的细节在眼前描绘出来,就像那门前的情景在阳光下清晰起来一样。

应该说,来到兰州之后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在这里,一种生活告别另一种生活。在一种全新的环境中,我开始了一段旅程,而旅程的一开始似乎就充满了各种回忆,甚至在某个清闲的下午,我在慵懒的阳光下听着巷子尽头的二胡弦音时,我就已经把这种它当做回忆的场景,这一年的生活开始在阳光下飞舞。回忆也许不仅仅是怀恋,又像是对新的开始的设想。常常这种设想回受到情绪和回忆的影响。过去、现在、将来在某些时刻会交融在一起,我们常常又是这种交融的集合体。现实的想法不仅受限于过去,似乎也受限于将来,就像经济学里提到的预期。这样想时,说不清是分明还是模糊,不是每个人都能认清现实环境。看着雨后的天空,也很难说者是宁静还是令人抑郁的单调。

当我现在回忆,似乎把一件将来的事情推到现在。在那个门前,我想到的那辆车,在一个雨后的早晨,送走了一个同伴。也许在一个类似的早晨,回忆着盛夏夕阳的时候,我们也一样静静的离开。而这种离开,也许是另一种开始。

相关文章关键词

《榆中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