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吐痰
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轰轰烈烈开展,我县城区随地吐痰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收敛,但还有少数人仍我行我素。这,让我想起了40年代梅林先生在回忆老舍的文章里的“中国人最爱咳嗽,好像每个人都是‘咳嗽大王’”的评论。
唉,半个世纪过去了,国人爱咳嗽的毛病改了多少?———广场、影剧院、会议室、公共汽车上,咳嗽声依旧。
细细品味梅林先生颇为尖刻的评论,我想:咳嗽,从它的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上而言,纯属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但,因此而随地吐痰,行么?一个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大学生,端着茶盅走西家串东家,唠叨两句,咳嗽几声,吐一口痰,你不讨厌么?电话电视会议上,大家都屏声静气听讲的时候,一声炸雷一样的咳嗽,随即“啪嗒“一声吐痰,你喜欢么?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这已经成了千家喻万户晓的道理。何以屡禁不止呢?
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宝马河畔,那里的村民生活在远离喧嚣和烟尘的地方,人人浑身注满了清香,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好像被山风绿水浸泡、洗涤了一番,心情像空气一样澄清,很少有人咳嗽。只是20年前,我为了寻找工作去过红原县,在那里适应不了气候、风沙,竟然患上了咽炎。嗓子经常发痒,乃至在一些公共场所也止不住地要咳起嗽来。我便因此对咳嗽者增添了几分理解和原宥:咳嗽,原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痰呢,阻碍呼吸道,与身体不利,自然该吐。但我,还不至于随地就“啪嗒“;要吐,到应该去的地方。
有人用吐痰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很有道理。我在果城读书,闲聊时听一位曾去美国探亲的医生朋友说,美国人没有随处咳嗽、随地吐痰的毛病。这位医生说着说着,竟也咳嗽起来。其实,美国人也要咳嗽,只是不随地吐痰。
据报载,国外一家企业有意在中国投资。在签字仪式上,中方一代表咳嗽两声,旋即吐痰在地。这家外资老板见状,叽叽咕咕叹息了一句什么,愤然拂袖而去。投资由此告吹。
随地吐痰,影响投资环境,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
我想来想去,终于醒悟:原来,咳嗽是一种毛病,吐痰是一种习惯。国人啊,为什么不彻底改一改随地吐痰的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