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的困惑
百丽的鞋一直挺喜欢,也一直是它最忠实的顾客。喜欢它不仅仅因为它是国内最著名的女鞋品牌之一,更在于它完善的售后服务。每次逛商场,眼睛总忍不住往它的柜台瞄,看看是否来了新款,或是价格有否打折。由于今年暑假打算回老家一趟,本来不必买新鞋的我,还是决定多买几件衣裙和一双新鞋回家。一日在商场闲逛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双新款,金色,包跟的坡跟,鞋面上有我喜欢的蝴蝶结,样式简单大方。一看价格,还打了6.8折,在这百丽是很少见的。看来由于今年的金融危机,连最普通的服务消费业也受到了冲击。百丽也不例外,终于在这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下,低下了它那平日里高贵的头颅。一试穿,刚合脚,付了300大洋满心欢喜地抱回了家。
谁知穿了不到两个月,鞋带与后跟接头的地方有撕裂的迹象,赶紧拿到鞋店,销售小姐很热情,说是可以保修,一周后可以来拿,要我拿出购物小票,谁知平日里我是一个最粗心的人,就连到超市买菜购物,从不对照看价格,也从不保管电脑小票,什么不需要用的东西都被我随手扔掉了,以至于老公有时要找一些旧东西找不到就非常恼火地对我说;这个家就差你没把我们俩(指儿子)扔掉了!我只好耐心地向营业员解释,营业员倒挺通情达理,说你既然是我们的老顾客,我们会站在你的角度替你考虑的。等我们先向公司请示,再给你答复。我留下电话号码就回了家。
再接到她们的电话时,我赶紧去了商场,营业员给我说了她们公司的决定:鞋子无法维修,因为是在保修期内,可以给我换一双新鞋,但还是要我付百分之二十的成本费。想一想自己因为掉了小票的证据,还是营业员的极力劝说,才可以再换一双新的,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在一次跟老公逛街时,不小心踩到一处湿滑的地方,脚顺势扭了一下,一看,脚没问题,鞋边却扭裂了。无可奈何地又找到她们,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再次多了个心眼,把小票完好无损地保管起来。谁知她们把鞋送到维修公司,说还是没法维修,并且要按第一次买鞋的时间算保修期,这样一算就过期了。很明显地,不给维修。这明明就是霸王条款,第二双的新鞋要按第一双的算保质期,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晚上攒了一肚子的理由要去找说法,被老公一句话打乱了:你还打算像个泼妇去吵架呀!想想自己活了这么大也没敢与人吵过架,心首先便虚了下来。但是话不得不说,于是约了几个朋友,趁逛店之际说了自己的看法:维不维修鞋是次要的,主要是这鞋的质量太差,本来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或拨打市民热线电话投诉,但考虑到你们只是卖鞋的,跟你们说也白搭。就此作罢。
也不想把事情复杂化扩大化,既浪费时间,又使自己的心情不畅而致血压升高,得不偿失。唯一要改变的是我对名牌的认识,不再专注于品牌的唯一化。其实喜欢一个品牌就像喜欢一个人,你会处处看着顺眼,有种爱屋及乌的感觉。最让我困惑不解的是,在这个以质量求生存的时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以这样的质量来欺蒙消费者,输掉的自然是消费者的自信心和对你始终如一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