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乡下,桂花遐想

乡下,桂花遐想

2013-10-23 06:04 作者:六艺 阅读量:3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三月里的一天,和同事一起,去了趟乡下。

当时顺着装有挖掘机的大货车前往,一路颠簸。到的时候,下了车,双脚有点麻目。但是看到了乡下如此美好的风景,坐车的疲劳一下子就消退了。

那里是同事的老家,同事的父亲何叔承包了几块田地,想在这里种上满园的桂花树。所以在早春的时节里,用机械先清理了桑根,再培土,接着再修筑埂基。

桂花树,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种作为观赏性质的树种。春天里有开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能够想得到,在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发情思,会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如今,在乡下也能看到有人大片种植桂花,顿时心生欣慰,觉得乡下的人们,同样有欣赏美,发现美,品味美的情感心思。基于对桂花树了解甚少,所以总是不断地看着,看它的形冠,看它树丫,看它从不变色的绿叶……

后来,何叔说,几年之后,等它们长大了,就放到市场上去。突然就有了点怜悯,为何如此美感的树,到最后总是会和商业行为挂上了钩。大概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懂得欣赏内在美的人,才会有人不断地以各种办法去获得这种实体的美。

乡村,给人的美,是自然的,是纯朴的。一种原始生态的美,我们犹如怜香惜玉般地去珍惜每一处地方,每一个风景,甚至是一颗小小草。城镇化的趋势给人们以美好的生活,值得我们努力去追求。但凡在这点之上,会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幸福感。

商业法则存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总与生活相依生息,相容无悖。桂花的生长存在,或许又是遵循了一个不变的规律,古人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尽管最初的想法不是最终的等价交易,可一样免不了与生活的某种支节产生微妙的关系。

这一种客观事实,让我们没有理由觉得,我们心里还是一样的充满阳光。至少对于一种自然事实,我们要求并不多。桂花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为了这一种简单的生长,我们是不是从中也学到了些什么?

回县城的时候,我突发其想,等有一天,我回老家了,我定会在老家的门前屋后种上那么几棵桂花苗,时时看着它们成长,这样就够了。可以观赏,可以遮荫,可以挡风……它们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

也许,每种树存在的价值,并不以我们的判断标准而发生转移。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听说,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所以打心底里,希望在以后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的象征会继续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贮于我们每个人的视野里。

那是我们最真诚的愿望,无关商业,无关社会经济。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乡下,桂花遐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