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忆旧时

忆旧时

2013-10-24 07:27 作者:俊文 阅读量:25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回老家时,顺便去看了一趟小学上过的学校,听人说学校以前的大楼早被拆了,空着一些地等着盖楼房。

过了石头桥也就离学校不远,人也就熙熙攘攘开了。沿街的黑瓦房里是一排排饭馆,他的主顾多是一些上城打工的农民,炒菜的油烟熏黑了屋里的墙,一口黑色的大锅,两旁喷着白气蒸笼,一边是言谈粗鲁的穷人,一边是细皮嫩肉的端菜的服务员,一个小饭馆也不用去外聘人,大多是夫妻店,他们的儿子女儿就帮着端收碗碟筷子。女人一会儿抹桌一会儿扫地,或者整只手臂都泡进水里,冬天冻得通红。

去学校的路还得穿过一条小巷子。这巷子的外墙便是古代县城的城墙,听老人说是明朝修建的,厚,足足有一米的土培,不过现在残损了不少。靠巷子外的一家人自己围了个墙,在里面种着桑树。有年夏天,紫红的桑葚结满了树上,枝条伸出了院外,我们看见了搬来石头爬上去摘桑葚吃。红的略酸,青的未熟,只有紫的最甜,我们吃个饱,衣服还兜了一包,互相一看都笑了,嘴唇上是青的青紫的紫。小巷子里住的大多是穷苦人家,漆黑的院房,土培的墙里还塞着稻草。只有中间一家还较为有钱,当街一个六尺见方的花坛,黄铜雕兽门,一边一个大狮子镇宅。墙是洁白的瓷砖铺面,顶是装排水管的平台,在昏黑的房与房间颇有些碍眼。不知道是哪个大户住在里面,那道铁门的把手上落了灰尘,似乎从来没被人开启过。

巷子尽头是一家理发店,用的是最简陋的器具,尖尖的刮胡刀,黑铁大剪子,没有洗发水,只好用生满荆棘的皂角树的果实,一块一块像放大的豌豆壳,掰断一块流出黄浆,涂在头发上夏天头上不生热疮。

要说这一路学生最喜欢的还是小吃,麻辣烫,串串香,吃燥了还有清凉的薄荷水,都是一毛钱一样,五毛钱吃到家不饿,午饭都减了。学校当街的那条道人来人往最闹热,偶尔来个卖稀奇的民间艺人老街挤得水泄不通。拉三轮的师傅停在街口叮叮咚咚地敲铃铛,示意人们这里有车坐。街边摆摊卖棉花糖的,踩得机器轰轰响,不一会黏出一大朵来,小孩子贪心不足,一口糖全粘在了脸上。像我们大一点的孩子喜欢一种东西叫作“冲”,也是摆摊的师傅,拿糯米纸包好豆芽,花生,姜,蒜,豆腐皮,辣椒酱,最后挑一筷芥末酱,糯米纸包好,师傅给你淋上一点醋,你一口吃下,顿时冲劲上来,眉鼻紧缩,鼻子一阵泛酸,大有碳酸饮料喝下去的反应,不一会你才睁开眼来,呛出一脸的涕与泪来。

当闭着的眼再睁开时,我已站在了巷子的那头,依旧凄沥的泪眼,看见以前熙来攘往的小巷没了人迹,只有几个街坊坐在竹椅上搓着麻将,唱着过去的几支酸曲儿,在金色的太阳的灰尘里打呵欠。低矮的瓦房里人去楼空,红色的砖墙上用黑色的喷雾写着大大的“拆”字。废弃的瓦堆,推倒的砖墙,还有几个穿红毛衣的妇女在翻找着,希望能找到几匹完好的砖瓦。一只掉毛的老猫立在掀了瓦的墙沿上,晒着阳光用正午的狭长的瞳孔注视着这一切。

学校里也一个人没有,是到了寒假的缘故吧。几只找食的麻雀落在了水泥的操场上,小喙子在地上一碰一碰,希望能找到树上落下来的小果,操场两旁正立着一排高大的梧桐,铁青的树皮,光秃秃的枝干上残留着枯死的黄叶,风一来便吹落几片。一个人正站在树下,使劲敲着一根将折断的树枝。院子不大,一眼就望穿了。进门两旁新种的月季花的花瓣散落一地,守门的大爷正把它们扫进撮箕里。他看我站在门口很久了,有些奇怪,但没有过来问。

无声无息的来,也无声无息的走,没有脚步声。看见我的人常常误以为我是一个走错了路的外地人,漂泊异乡的游子,却不知道我曾在这里生活,而和你们就曾那样熟悉。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忆旧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