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游在天津
去京畿之外的天津卫逛一逛,是酝酿已久的事了。一直到8月16日方成行。当然逛一逛天津卫也有一点小九九在里面,那就是乘坐京津城际间的高铁(事先已炒得火热火热了)。自以为7点多起床并不晚的时辰,等数倒地铁来到北京南站,再经摆渡车“摆渡”数分钟,至南站广场才有了实现夙愿的可能。
南站广场外观气势恢弘,相当气派。进入广场时,安检异乎寻常的严格细致。通过高精仪器对个人周身探测检查,对携带的大小物件一律开包查验,感觉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乘客明白,非常时期理所应当,纷纷以实际行动给予配合与支持。买票窗口极多,而乘客似乎更多。就近时间的车票早早告罄,推迟数小时的票倒有,就是太不理想。虽然最终拿到了票,但缺憾多多: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际高铁票(仅仅是开往青岛的过路车);二不是有座位的票。稍有犹豫后,只好认命。
“和谐号”正点出发,一路高歌猛进。半个多小时后,“子弹头”准时抵达天津西站。西站有些陈旧与落寞,其规模也显得局促。站在车牌下,竟不知所措。面对偌大的天津卫,堂堂的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城,真不明白何处值得一玩!与三轮车师傅闲聊后获悉,塘沽方向有得一看。主意拿定,顾不上肚子“闹内战”,即刻上车赶赴旅游点。可惜,司机并不着急,老在附近转圈圈,纵然你反复催促,他依然我行我素。终于出发了,一路又开得飞快。在车上,刚找到座位,那个留有光头的售票员便操着浓重的天津话近乎喊到:掏钱!委实唬人不小。也许乘客有点少的缘故,也许本来如此,光头售票员在乘客行李上打起了歪主意,先后从三位乘客身上硬是又多“赚”走了三个乘客的钱。事后感到有点黑社会了。
下车后头等大事是解决吃的问题,眼前就有一家福建沙市小饭店,简简单单填饱肚子,又步行来到塘沽外滩公园。公园外景颇有特点,巨大白色建筑直插云霄,广场鸽吸引了不少游人。往下走,就来到海河边。岸上游人如织,水中游船悠闲,快艇若飞。似乎心有不甘,海在哪儿?一番寻觅,与别的游客拼车驰往海滨浴场,据说在那里可以见到真正的海。出租车一路奔驰,海河大桥一闪而过。沿途养殖海产品的广大区域陆续被填平,说是开发用地。一段日子,京城海鲜类价格居高不下,即与此大有关系。
浴场近在眼前。大海就在眼前。洪波无际无涯,游人欣喜不已。但海水近乎发黄,有些灰浊,几乎是黄河的色彩了!失望至极!路上的一切不快与遗憾全部蒸发,只留下唏嘘。填海填海,大海迟早要惩罚填海的人!(200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