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北京之旅――卢沟晓月

北京之旅――卢沟晓月

2013-10-02 14:57 作者:南屯游子 阅读量:2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8月21日中午,有辆方便车要到丰台区办事,正巧路过宛城与卢沟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可万万不想错过。车在宽敞的马路上疾行,不曾发生让人担忧的交通堵塞的事故。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奥运会期间,实行的是汽车牌照单双号制度。想起平时司空见惯的堵车的事,司机慨叹道,以后也是这样的话该有多好啊!

谈笑间,车子驶入宛城境内。不多久,来到城里。只见不甚宽阔的街面几乎全由大小差不离的大理石铺成,走在上头,虽有明显的凹凸感,却踏实了许多。快到城墙根儿时,路边左侧的一处简易门吸引了游客的目光。门体用钢管焊接而成,从马路经过时轻轻一瞥,里面的院落与房屋均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易门的拱形顶端赫然书写着三个大字:王麻子。王麻子刀剪,名气响得很,老字号了。有意购买它,但最终未能如愿。据说,上级有指示,奥运期间一律不准销售,否则一切后果自负。因时间紧迫,仓促留影后离开。

宛城城墙由两重构成,均高大而厚实,来到此处,倍感阴森而压抑。心想:如此坚固牢靠的双重城墙怎么不堪一击呢?走出城门,那些环绕城墙的高高矮矮粗粗细细的石翁石罐等引起了游客的注意。石翁石罐等通体赭黑色,每个上面记录着一件惨痛不已的往事。从城门径直朝前走,远远望去:驰名中外的卢沟桥就在这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就从这里打响!

通往卢沟桥的大门有多处,真正打开供游客出行的只有一处。门票20元。进入之后,会看到两侧分别坐落着有关祖先修建卢沟桥的艰辛与苦难故事的精美雕塑。往前走上十多步,左右侧各数尊大炮一定能吸引你的脚步。这时,再往桥上去,应该不会留下遗憾了。各具情态的石狮子,足足有150步长3米多宽的历史路基等等,都是不容失之交臂的内容。卢沟桥历史悠久,声名远扬。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当然,最奇特的莫过于桥上的狮子了。据史料记载:大桥两侧的栏杆上大小狮子485只(一说501只),因其数量多且小狮子雕于隐蔽处,故明代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桥头那经汉白玉雕刻的“卢沟晓月”四个遒劲大字,据说就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呢。

可惜的是这么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荣传统的桥,在保护方面力度不够。那天游客(因天雨关系)并不多,但来来往往的自行车甚至电动车、摩托车,肆意从桥上碾过,留下滚滚红尘,总是让人感慨良多,恐怕是与“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有关吧。

其间,曾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马路不远处那座被人们称为“醒狮”的雕像让人难以忘怀!(2008.09.07补记)

相关文章关键词

《北京之旅――卢沟晓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