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高脚杯
也许,每个人的圆桌上,都放着一个高脚杯,这杯里:“盛着古老的水、粮食和青春/它们将会燃烧,在把身体烧红以后/呈现给我一个鲜嫩的核。”这个核是孤独的,在灵魂的天空高蹈。酒逢知己千杯少,然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谁是知己?只有一个高脚杯,辛弃疾有沁园春一首诙谐地写出了这种若即若离,爱恨交加的纠结之情: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与我而言,文字也是一只高脚杯。想亲近,怕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想离弃,又丝连难断。如辛弃疾戒酒一样,我试图戒掉文字。前几天,一度把空间涂鸦全部删除,让文字园地统统归零。然而,却总是在白天疲于奔命之后,填饱脑袋犹觉若有所失,魂不守舍,不免要偷偷去与文字幽会。
高脚杯/像一个不会浪漫的人/一腹的苦水,高雅而易碎/长久地酝酿笑容/一仰头,饮尽月光
我也是一个高脚杯,不会浪漫,特容易破碎。自我封闭,生活中的朋友不多,赏心只有三两枝。网上好友群几个,很少聊天,如同一块坚冰,难以融入到火热的酒里面。余光中有名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说的是李白,可是李白何尝不是孤独的呢?
尽管知音难觅,总有子期听得出伯牙的高山流水。在喧嚣中看着我/让我一会儿灿烂/一会儿忧伤/此时的圆桌已成一片海/我把手卷成筒状/朝着对面大声喊。
这是心的呼唤,灵的对白。
沧海也是三两知己之一,少交流,却在文字中默契,赏心。
还是用辛弃疾的一剪梅结束吧: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疏远文字很久,词不达意,算读了沧海的新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和自己的一些心情表述。问侯沧海!端起高脚杯,兄弟,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