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远离火的智者

远离火的智者

2013-10-22 15:46 作者:东城 阅读量:2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太阳离我们有多远?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回答出来的,我们只知道在炎炎烈日下,要到浓荫下小憩,躲避那咄咄逼人的高温。那么,读叶间而语的《火》,给我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位智者,他保持冷静和理智地对待生活和生命。

火的意象代表什么呢?我想无非是理想,希望,爱情。我们不必深究,纪伯伦说,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意见,它是一个伤口或是笑口涌出来的一首歌曲。所以我们不能确切翻译,那样有时会曲解作者本意,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者也许被火灼伤过,才深切地体会到受伤的痛楚,他“对火的认识,就是对距离的认识,就像我认识带刺的花朵,本质是背叛一样。”最初,人类钻木取火,对火是亲近的。后来,火泛滥成灾,人类才对它保持了距离。

五行中火生土,故你非要接近火,最终会被焚烧成尘埃或灰烬。我们以前畅谈理想,现在多谈梦想,那火影只远远地在梦中跳跃。作者担忧“火熄灭后,黑暗更加黑暗,寒冷更加寒冷。”我认为这不是颓废,而是自我意识的苏醒,清醒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去做无谓的牺牲,毕竟浴火重生的凤凰凤毛麟角!

那些“所谓的光明和前景是虚伪的,它指引和诱惑飞蛾,毁灭所有爱和恨,才华与真实,并且说那是必需的牺牲”。赫士列特说诗歌是想象和感情的白热化。这首诗意象的主体是火,那飞蛾就是芸芸众生,为了理想赴汤蹈火,为了爱情赴汤蹈火。这些似乎是诗人应该赞美和歌颂的事物,这里怎么成了嘲弄和否定的呢?因为狂热,激情并不代表正确,只有理性,客观才是重要的。言为心声,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能盲从,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无病呻吟。真实的表露才打动人心。

作者对火既担忧和畏惧,又没有改变它的力量,只能静静地观察,高举“小心防火”的警示语。说明作者对火还没有绝望,只是更加冷静地思考。当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只能衷心祝愿作者找到最好的位置,既不要被火毁灭和伤害,又能够感受到火的温暖和热情。还要像上善的水,自由自在地生存。

总之,这首诗虽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但真实和客观,不矫揉造作,能引人共鸣……

相关文章关键词

《远离火的智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