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南行印象

南行印象

2013-10-24 16:46 作者:泪烛 阅读量:21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婆和我一生都在为他人裁剪嫁衣,让别人的光鲜为我们恬淡的生活带来乐趣。因老眼昏花,手指僵硬,不能再干这类精细活了,我们不得不关门歇业,依依不舍离开了经营了一生的这爿门面。不管怎样生活还得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于是我们选择了裁剪风光,因为这活只要双腿能迈步,双眼未失明都可以干的事。一缕春光穿破了已被关闭的心窗,我们决定在晚年步徐霞客的后尘去掠尽天下奇观。

春冬交集时是旅游抄底的时候,也是老人出游的最佳时节。因为我们担心人流如织的旅游高峰期会吞没老朽不堪的我们,再加上从互联网上流出来的信息告诉我们每到旺季旅游点的住宿费要成倍往上翻,谨防把囊中的几块大洋吸走后回不了家。

现在要了解一处的地形地貌,人物风情,只要百度一下上面什么都有,但这种二手货往往都染上了写作者个人的色彩。风景是固定不变的,人们看风景的视角却是不一样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认知和感受也就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是和人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以及当时个人境遇有关。同样是亡国之君,刘禅可以乐不思蜀,李煜就要哀叹“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直想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好奇地想看看这些自然景观会给我打下什么带着鲜明个人色彩的印记。根据纬度越接近赤道气候就越暖和的原则,我们选择南行,首先锁定了桂林和北海。这次南行我们除了想去追逐气候的暖和,更重要的是我们想去寻觅人与人之间那份真诚。

我这次还打算去重庆看看我教过的两代学生。世间上确实有这样的巧事,我和他们三代人都有些瓜葛。1964年我高中毕业后曾下乡到五星公社的红岩大队,她们的父亲和外公肖书记是当时的大队团支部书记。我很佩服他在极左无处不在的年代,没有阶级偏见,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们那批出身不好的下乡知青。所以我一直感念于兹。听说年过七旬的这位老朋友患了重病在重庆住院,我就急着想去看看他。好些年没去重庆了,我也想去看看重庆的变化。

他们一家人住在江北,重庆江北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快速的现代化步伐让它展现了中国发达城市的特点和风貌。眼中见到的是蜗牛般行走着的各式小车,那闪烁着的红色、绿色霓虹灯、或急匆匆赶路,或悠闲散步,或出没于弥漫着浪漫情调的咖啡屋的各色人等。特别是那集吃喝玩乐为一身的江北商业中心让人发出今昔是何年的感叹。我眼中看到的既不等于三十年代上海滩那种灯红酒绿,又不等于我在华盛顿亲眼见到的那些现代摩尔超市,但其设计格局和那些超市有太多的雷同。但眼前的繁华没有拴住我的步伐。

二十五年的岁月悠悠,小姨的眼角有了鱼尾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中年妇女的责任感和成熟,对于女性来说这是另外一种美。当年一位农村学生那种懂事和憨厚依然清清楚楚写在她那张圆圆的脸上。她开车到菜园坝来接我们,刚一钻出车门我一眼就把她认出来了。侄女是高2004级的学生,中间相差了整整17年,还记得她说话咪声咪气,给人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带有几分农村学生身上忽隐忽现的自卑感。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让农民阶层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承受着天灾人祸的的双重高压,顽强地在黄土地上生存,也萌发了他们想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历代历朝的农民起义原因概出于此。于是才有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一呼;也有肖书记这样的祖辈以农耕为生的人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古时想考个举人进士,进衙门入官场,光宗耀祖;现时就想跳出龙门到宽阔的海洋里去畅游。

现在这两姨侄都在社会上找到了她们的位置,姨妈在石油科研部门;侄女在重庆儿科医院。当她们开着自己的小车来和我见面的时候,我忽然看到山旮旯飞出了两只金凤凰,我打心眼里为她们感到高兴,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社会的变迁,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就像当年我希望她们能健康成长一样,我衷心祝愿她们家庭幸福,事业进步,儿女成才,对于一个教师,这也是一种愉悦和满足。

两姨侄把肖书记已经出院,身体逐渐康复的好消息告诉了我,然后把我们送上了去桂林的火车。昨天看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桂林都是小雨,气温也不高,“雨桂林,雾重庆”,我相信,它不会让我失望。桂林山水说白了应该是阳朔山水,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其实到处都有,能够和当地的其它景观融为一体,显现独特魅力,把成千上万游客吸引到脚下可能在中国只有此家,别无他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应该来源于此。此生我仰慕其美貌由来已久,终于可以一窥真容了。

火车在晚上昨晚8点45分缓缓驶出重庆北站,接着大多数时间都在黔北的群山峻岭中像一条游龙在飞驰。忽而在山麓和蓝天白云缠绵不舍,忽而在悬崖峭壁俯瞰脚下群山,忽而像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一头钻进了深不可测的大山隧洞,于是车窗外变得来一片漆黑,陡然车轮在铁轨上的那种哐当哐当的滚动声有了让人震耳欲聋之感。从重庆到桂林的铁路要经过重庆,贵州,湖南,广西四个省的地界,收进我眼中的几乎都是穷乡僻壤,要不光秃秃什么都没有,全都布满了呲牙咧嘴,奇形怪状的岩石;要不就是灌木丛林。火车一路停靠的好些车站几乎都位于两山之间。我没有看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的繁华景象,偶尔看到一个稍微热闹点的城镇连像样点的多层建筑都屈指可数。这条铁路已经建成多年,要说沿线没有变化是睁起眼睛说瞎话;但要说是翻天覆地,我眼前这些景象没有告诉我这样的信息。要证明中国的地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我眼前就可以抓起一大把素材。看着那车窗外不时闪过的贫瘠土地,我在想不知还有多少年月中国的大西南才能变得来像江浙一带那样的富庶。也许这条路还要走几十年、上百年;也许将永远没有尽头,因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人类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

在列车运行了20个小时后,我们在下午5点到达了桂林。厚厚的雨幕把这个秀丽的城市完全遮住了。火车站附近变成了一个雨衣和雨伞的世界,商店的屋檐下站满了躲雨的人群,看来这场大雨是突然从天而降袭击了桂林人。我们只好修改原来去市中心一睹现代桂林风貌的计划,早早地入住了宾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南行印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