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记
10月11日,我们从康定城前往著名的“香格里拉”——稻城。没有想到这是一次奇特的高原路。
上午8时,我们驱车离开康定城,踏上去稻城的路。此时的天气甚好,我们十分高兴,一路的秋景让我们倍感新奇,随着一步一步的往上行,海拔越来越高,天色变得阴沉起来,而且越走雾越大。终于我们走过了这段路程,把这块厚云抛在了后面,爬上了海拔4698米的哲多山口。山上山下不一样,又是一番新景象。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这时雪花开始敲打着我们的车窗,路两旁堆着积雪,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觉得很新鲜。可走着走着,雪越下越大,路面也开始积雪了。我们的心开始悬起了,不知前程究竟如何?
这时一辆载重货车,从我们身边驶过,我们十分高兴,可以沿着它的车辙前行,这样,我们又推进了一段路。突然,大货车突然停下了,我们一看,前面是一个下坡,估计是大货车怕滑,不敢前行。我们也不知所措。也不知前方情况如何。于是我们商量倒车,回去了。不想轮胎打滑,我们也无法动弹。大家下车去推车,怎奈雪太大,瞬间大家身上就挂满了雪。我们只好撤回车想想办法。
这时一辆越野车从我们旁边开过,给我们留下了一行车辙,一线希望。开车的张师说一声“管他的,冒一次险!”我们的车跟着它的车辙往前开去。下完了这个坡,一辆越野车又从我们身边越过,我们就开始鼓励,尽管走。在我们艰难地行进中,一辆出租车从对面开过来,这是一辆夏利车,这车比起我们的车况差远了,它都行,我们难道还怕吗?在前行中,我们看到了几辆面包车无法行走,只好停车等待。通过一段时间的雪地行走,雪不再下了,太阳也出来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银色的世界。总算有惊无险地。全体人说道。
经过艰险的人,心情自然十分愉快,我们一行在这大山之上转来转去,蜿蜒而行。高原上行走就是不一样,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一会儿又下雨了,一会儿下冰雹变化无常,一行从川南来的人在这里享受行走高原的快感。
我们来到了塔公景区,它主要由塔公草原、塔公寺、木雅金塔、神山等组成。据说夏秋时节,塔公草原风光如画,在茵茵莫地上,种类繁多的野花竞相绽放,绚丽多彩。来到此间徜徉于花海之中,有飘飘欲仙之感。而且在晨曦初露时分,散落在草原上各处的牧民帐篷里便会飘起袅袅炊烟,给大自然平添了无限生机。可惜此时的草原一遍枯黄,见不到上述美景。行进间,我突然看到一条河流,河边有绿树、藏家,不少牦牛在草原上觅食。面对这一景象,我情不自禁地要求师傅停车,我要拍照,抓下这高原绿色小河的美景。临近塔公寺时,在塔公寺后面,我们看见依次排列着三座丘草山,山上由嘛尼经幡组成三角形或四方形众多旗阵,在风中招展,更增加了三座山的神秘色彩,其场面十分壮观。经过塔公寺院,因为赶时间,我们没有停下领略这被称为“小大昭寺”之称的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院的风采,继续前进。经过号称“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镇,因为当时的阳光照射不是很好,不能欣赏到过去摄影家们拍出的美景,只好抱憾离去。
中午稍后,我们赶到雅江县城,雅江古名“河口”,藏语称“亚曲喀”,因雅砻江由西北向南纵贯全境,后更名为“雅江”。县城坐落在雅砻江畔的悬崖峭壁之上,素有“小山城”的美誉。在这里我们用过午饭再前行。出雅江,便开始翻越4659米的剪子弯山和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至此到稻城县之前汽车都将在这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行驶。这两座山因海拔较高,半山以后树木就非常稀少,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是当地牧民放牧的好地方,据说在春夏秋季节,成千上万的牛羊像片片白云飘浮在草原上,牧民们自由地在草原上放牧,悠扬的牧歌在天地间回响,是摄影家和画家们创作写生的好地方。
来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理塘县城,这里海拔高4014米,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8%。理塘,藏语称“勒通”,“勒”意为青铜,“通”意为草坝、地势平坦,全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以境内有广袤无垠的草坝得名。据介绍,一般游客夜晚若住在这里,会有较强的高原反映。
上山下山,上山下山,而且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如此反复,总走不出这些大山,让人开始有些发倦,加上海拔高,对我们一行人来讲有些“审美疲劳”了,只求早到目地的。
途中我们还经过了有名的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据了解,它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拔在3600—5020米,面积达3287平方公里,有1145个高山湖泊分布在嶙嶙乱石之间。这里还是一个天然的石雕公园,有着铺天盖地、千奇百怪石雕,让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又震撼。可惜此时天色已晚,美景我们无法观赏,加上要赶时间,我们只能“车览”欣赏。
经过近12个小时的车行,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