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阳朔旅迹

阳朔旅迹

2013-10-24 00:16 作者:泪烛 阅读量:3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到桂林旅游应该把欣赏风光的主要景点放在阳朔,再加上一场大雨扑灭了我们夜游桂林两江四湖的安排,于是第二天一早骤雨初歇,我们就跨上了去阳朔之路。我们在桂林街上囫囵吃了早餐,那是里面丢了几个小海螺的米粉,味道难吃死了,出门顾不了那么多,只为填饱肚子。桂林汽车总站每15分钟就有一班车去阳朔,方便得很。那条十分平坦的四车道高等级公路上来往跑着各式各样的车子,从高级轿车到摩托、机动三轮到自行车等应有尽有。我看很多都是冲着阳朔古城和和她裙下那段漓江风光所带来的商机去的,他们一对骨碌碌的眼珠都盯着来这儿旅游的人们荷包里的人民币。

妻子像一个刚睁开眼睛的婴儿一样好奇贪婪地看着这个生疏而全新的世界,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代替了清脆的啼哭。其实我们看到的景象只是我们慕名已久,玄妙莫测的桂林山水这支和谐乐曲中的一支小小的序曲。在帷幕刚拉开时,这场序曲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尽管密度不太大的喀斯特地貌的小山丘已经开始初现桂林这帧山水画的娇羞,但公路两侧拉起的电缆线破坏了她的整体美,就像在一位妙龄美貌女子穿的罗裙腰间系上了一根谷草绳一样。上帝为当地政府和人民送上这样一份宝贵的财富,有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美学知识,非常令人可惜,在景点的建设和开发时却不自觉地在毁掉她那迷人的芳容。

阳朔,这个山水和人居和谐相处的地方,他好像是隔绝于世的一位山人,按照自己的轨迹过着平静的生活。没有喷出烟雾的高烟囱,没有化工厂的污水流入漓江。阳朔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腾飞时仅存的为数可怜的未受污染的地方之一,但旅游,这得天独厚的无本行业,无烟工业让它活力四迸,没有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她长袖飘飘,舞姿曼妙,热情迎接四方宾客的到来。阳朔县城没有一幢现代化建筑,全部是古朴,幽雅的两、三层的小楼。整座县城背靠着秀色可餐的小山,错落有致的民居沿漓江而建。房屋墙壁和门窗多半都呈深褐色,和它们后面的石灰岩小山的色调十分协调。这儿的居民都有几重身份,既是当地居民,又是旅店和餐馆老板。这里还有美国人开的酒吧,一家澳大利亚人开的旅店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白兰地,它在这古色古香的中华文化中悄悄地引入了西方文化,由于它的主色调和四邻一样,人们就这样默默地接受了它。有很多外地人到这儿来淘金,用自己的资金买下地盘,修起了自己经营的旅社,我们入住的那家就是湖南人办的。由于是淡季,一间设施齐全的单人间才收了我们70元。这家一楼一底的旅店取名为“攀岩旅社”,主要是接待国内外酷爱攀岩运动的旅游者。阳朔是一个从事攀岩运动的最佳地方,众多的陡峭的石灰岩山壁在那儿搔首弄姿,把那些勇敢的攀岩者吸引到自己跟前。我想起了班车在要到阳朔时一座小山上挂着的两幅巨幅条幅,左边一条写着“阳朔县攀岩运动基地”,右边一幅上写着“哥攀的不是岩,是寂寞。”当时不经意,只觉得好笑,现在看着房间壁上那张标着阳朔境内大小小适合攀岩远动的山的地图时,我才开始掂量标语上“寂寞”这两个字的厚重内涵。我记得在“昨夜星辰”那首歌里有这么一句歌词“那份爱带来的是寂寞。”想来还颇有意味,任何一份事业,只要恋上了她,你面临的就是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攀上了山崖的顶端。

在旅店住下以后,我们马上乘机动竹筏顺江而下去领略阳朔沿岸的漓江风景,这些机动竹筏都是当地渔民经营的。码头上聚集着一大群招揽生意的人,从阳朔城的一端到另一端不过一公里的水路,在这淡季里也要收50元。想来他们也该,他们祖先在这里生活,神工鬼斧,为他们雕刻了这份珍贵的遗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明公道。

漓江那清澈得来让人痴迷不已的水流淌着着清纯的童话,江底那摇曳着的水草,晶莹可爱的鹅卵石,那清晰可见的摆动着尾巴戏水的鱼儿等正催发着诗人的灵感;漓江的土地培育了朴实的民风,旅店老板告诉我们在阳朔,警察是不起作用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我们坐在竹筏上一边划开碧绿的江波,一边听着老板为我们讲述那些突兀奇峰形成的空蒙山色和它们在江中的倒影串起来的优美故事。我觉得正是阳朔延续了我们民族五千年那支幽幽动人的古曲。

打扮得来像花船一样的竹筏随着马达的抖动,缓缓地在江面上流动,让我们饱览了漓江风光。两岸青山浑然天成,毫无人工斧凿痕迹。不知是玉帝麾下的哪位画仙神笔一挥就把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抛在了这里,她的韵味和妖娆堪比中国的四大美人。石灰岩形成的这些小山连绵在漓江两岸,姿势形态各异。外貌或半圆状,曲线非常柔和;或是一把正要撑开的大伞;或刀,削铁如泥;或斧,伐云砍风;或戟或矛,刺破青天。那些线条都很直,就如锋利的刀刃。人们按照三分形象,七分想像给它们取了文气并不浓郁,大家约定俗成的名字,如“秀才看榜”、”八仙过江”等。当竹筏行进到一个特定位置时,老板就连声叫我们看,他不说则已,越说越像那些名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山脚下是一笼笼的凤尾竹,初春的凤尾竹还没有褪去冬天为它们染上的颜色,周身披满了黄色的竹叶,远远望去完全是一片迷人的云彩。这些凤尾竹是漓江两岸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漓江沿岸的一道风景。

竹筏行到一个叫做“刘三姐对歌台”的地方,我们在漓江上的第一次水上赏景就结束了。到阳朔后我才发现电影“刘三姐”已去经年,但她带来的良辰美景依然如故,精明的商人和艺人在这里利用这笔遗产及时捕捉商机。今晚我们夫妇就要去看阳朔水上剧场的大型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

我曾经说过张艺谋那套手法是亘古不变的,他以大场面,大气势,唯美的的构图取胜,调动着观众的情感,再加上灯光效果和立体舞台,张艺谋作品的艺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张艺谋是伟大的缪斯,他能让鸟巢里的八万人如梦如幻,乖乖地跟着他精心设计的意象漂浮,踏着他诗歌的节奏飞舞;他又是一股风源,唯美主义又被这位大导演在阳朔的漓江边发挥得淋漓尽致。夜空下的“印象.刘三姐”所有场面都是那样美妙绝伦,由现代声光和庞大的演员队伍等烘托出来的艺术效果竟然也让我们夫妇献出了300元RMB。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阳朔旅迹》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