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容许我“高调”一回
早觉得要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可我实在无话可说。
正要写一些东西,而且不只说一点点。要说的是写作。实用写作,一个萝卜一个坑,放进去即可,无话可谈。倒要策策文学写作。古典文学,经典就是经典,无可非厚。
要说的是如今一些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盛行,快餐文化,垃圾文学盛行,当然也有不少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不解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像木子美、棉棉、卫慧、九丹晚生代作家的那些作品冲刺你的眼球,还是像恶搞的穿越告诉你历史是这样的。
我深知,如今这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大,下班之余需要“娱乐”。可往往低级趣味往往腐蚀一个人的思想。
好的文章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离奇的情节,同样也可以打动人。用心创作,每个源于心灵的音符都是美妙的。但是过于矫情,为赋新词强说愁,就让人反胃。我得承认曾多次强调的是“我写东西也有点矫情”。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同时也需要反映生活。可当前小说大抵都是美女俊男,灰姑娘与王子……生活当中哪有那么多,可往往很多人看了深信,深受其害,尤其是青少年,各种观念的形成正属于“萌芽”状态。
然上个世纪一些当代作家作品不乏“艺术”,却令人感觉如此真实。简单的人,简单的事,淡淡的情,永恒的爱。茹志娟的《百合花》,汪曾祺的《受戒》,沈从文的《边城》……这些作品,如香茗,细品耐人寻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感觉这些人,这些事似曾相识。
北岛说:“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个人”。他最终都只能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者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代赋予了使命,我纳闷了。
五四时期,鲁迅也曾将笔化为匕首直入敌人的心脏;李敖,是这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特例。这些文人墨客是时代塑造了他们,还是他们塑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那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
我也不知道,我也只是个小女子。写这些无非是发发这些年来的牢骚,这大学几年也没“白学”。
因为太在乎才说,要不然也不会出来丢人现眼。
好吧。我也是浮躁的一代,各自回家反省。修行,佛曰:大悟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