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女人的情感历程
五十年代的女人,现在都已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做奶奶的已经做了奶奶,未做奶奶的也都成了奶奶行列的第一候补人。青春已逝,红颜不再。
其实,五十年代的中国女人大多是未曾有过靓丽的红颜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抗美援朝,自然灾害,弹指一挥间的十年竟有了这许多需要人咬紧牙关才能撑得过来的大事,全国上上下下食不裹腹,还在娘胎里就养营不良,出生后野菜草根度日,弄得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紧锁眉头,饥渴难耐。先天的底肥不足,后天的营养不良,又怎能养肓出如花似玉的花季?黄皮刮瘦的少女们,脑海里的最初记忆除了饥饿,恐怕就是漫天遍地的白色大字报和红色袖标与草绿色军装了。她们惶惑地看着这个世界,在纷乱的世事变化中步入青年时期。小麦要抽穗,稻子要扬花,大自然的规律无法遏制。
但她们须得强压心中翻滚的激情,胸脯裹得平平,含胸低首,慎行缄言。“爱”、“情”、“结婚”甚至“搞”字都是不能出自少女之口的。“自由恋爱”是一颗闪耀在天边的星,可望不可及,既是顶着流言蜚语自由恋上了,最后也得披上“明媒”的外衣,请了媒人才敢公开。如果只是披了“明媒”的外衣就可以自由地恋爱一回,那也没啥说的,那就请呀,十个媒人也请。可是能吗?“自由恋爱”多害臊啊。也有女子为了这自由恋爱与情人约会,结果被人捉了奸,害死了情哥哥。唉,还是等着媒婆来吧,跟着媒婆去见见未来的夫婿已经不错了,比过去只有在新婚之夜才能见着夫婿的面要好多了。
媒人牵了线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来来往往了,但是双方尤其是女方还是要保持羞涩的状态,不能单独在一起相处,不能牵手,走路也要隔上一段距离,临到出嫁时既使心里再高兴,恨不能马上飞到他的身边去,也要哭闹着不肯走出娘家的门,以便别人笑话自己急着朝婆家去呢。
成了人家的媳妇,接下来就是生儿育女了。生了一个儿子,不行,一个儿子显得祖宗烟火太单薄,得生两个三个,只有儿子是半个孤老,得有女儿才完美,哈,这一生下来就是四个五个孩子了。可怜的是生不出儿子的,哪怕是生了七个八个,没儿子,不行,接着生吧,生到经血枯竭。
有了一大群的儿女,终日为儿女的衣食操劳,自己只能食之剩饭,衣之褴衫。等到孩子渐渐长大,忽一日有了闲心,见到街面上挂着的衣服,那款式那颜色勾起了她们的童心,想着现在少女们的那飘逸洒脱的打扮,仿佛自己的心也飞了起来,于是叫来店主取下衣服。店主满面春风地问道:“阿姨,给女儿买衣服啊?”“不是,哦,是。”她们丢了衣服怔怔地走出衣店,失落感填满了脑细胞:青春已丢失了,丢失了;又仿佛是不曾与青春邂逅。
失落完了,伤感完了,还得回到现实中来,准备儿女的婚嫁,准备做奶奶姥姥,带孙子,接受更年期了。
所幸的是在近“黄昏”之时,有了宽松的生活环境与氛围。朱自清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啊,夕阳有夕阳的瑰丽与风韵。在行将暮年的时候火上一把,来个“满目青山夕照明”也不错的。心境宽了,交往广了,忽一日突然有了蓝颜知己,这使得一颗平平静静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喷涌的激情充溢着每个细胞,第一次知道了啥叫放电啥叫心动,第一次体会了思念的滋味,第一次理解了“痛并快乐着”的含义。可是这一切又只能埋藏在心里,偷偷地在他面前哭在他面前笑,那种心灵的躁动是那样的缠绵,那样的不舍。
人生的第一春稀里糊涂地过去了,这第二春让自己体验了人生的许多未曾有过的乐趣,心里真感谢上天赐予了这份机缘。可是,想想自己的这把年纪,想想儿女子孙,又替自己害臊着呢!既不能像年青人一样无遮无拦地恋着,又不忍害舍掉这份情缘。
她们不知怎样去面对这份迟到的爱恋,于是,终日忐忑、终日惶惑,在情与理的夹逢里煎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