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告诉我,那就是月光,那就是思念的味道

告诉我,那就是月光,那就是思念的味道

2013-10-23 18:23 作者:栩栩 阅读量:3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夜是故乡明,明月唯独没有,有也便映耀着相思的味道。

《一》

晓风写月,总是爱谈古。于是她笔下的月,便有着千年历史的厚重味。脱离了历史情结,那么她文章中的一根硬骨,也便只剩咿呀呓语。

而我,爱看月。月在我的眼里是明,是暗,是微露的星辰。


突兀的枝桠,忽见盘盘皎皎如盘盂般大小的月亮来,给孤凉的心以似无也有的温暖。赏月之外,忽而想起《红楼梦》开篇那段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对白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贾雨村怀才不遇,寄寓于甄士隐荫护下的葫芦庙里靠卖春联谋生。

那夜,悲喜与凄凉顿然涌入心头。他看着苍天外的那轮月,内心思绪万千。月儿竟是何处的舶来物,为何每逢相思佳日,便要以完美的弧度让世人仰瞻?

盈虚张驰的节度里

或弯弯成勾魂销缕的魔咒

或团团成玉盘般呼作的诗情

也许是永不叹止的永叹调

国境之南,国境之北

转眼便世界的尽头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他吟着,寄人篱下的卑微让他迸发出了咏月的极巅。那被千古骚客词人帝王百姓仰望再三的月,在此刻,竟成了他日后的梦想。入仕为官,儒生的梦——寒窗十年的结果就是为了等待那一刻——人间万姓仰头看。

雪芹完成了他的梦想。这个贯穿文章主线的贾雨村,日后成了四大家族兴衰荣辱的见证者。假语村之言,诉说人世兴衰悲史,红楼梦外,梦中的人儿仍在月下徘徊往复。

咏月咏到千古,世人对月的溺爱可见一斑。然而尘俗之中的你我,又该如何面对这苍莽月夜里的清澈与纯白呢?

《二》

让心亲近夜,总是不太现实。无论是孤旅夜店,还是散步于月光清皎的夜下,总是有些畏惧与惊诧之感。

因为夜,总与黑牵扯上关系。而黑,这个滋生“坏坏之必要”的颜色,让向往温暖的你我畏而却步。文明时代的生活,总有善恶。于是,经常出现在西方世界的魔鬼,在黑夜笼罩的时候从地窟里出来,吓唬从洞穴走出来的人类。黑夜漆漆,勇者只会选择用二锅头壮胆,而胆怯者战战兢兢,踱弄着清碎急乱的步伐逃往家乡。

家永远都是温暖的。那里有狗吠,有鸡鸣,有不眠夜的诗人在渔火下泊舟,有声声铿锵的捣练回音绵延••••••于是颠沛流离许久的游子,会在某个明月孤照的夜晚想起母亲来。而慈母密密细缝的的线会在一不小心,从衣角蹦了出去,飘摇在风里。

在风里,那是爱在哭泣。

在风里,有多少不能回去的原乡呢?

那些所不能回去的原乡,只能与你我,坐忘于光阴的两岸。

《三》

回宿舍的路,要经过天桥。

风,有些烈。知道这初春的夜,有如此寒风在耳,是无论如何都受不了的事情。

友,又说要告别了。走之前丢下一句话:春暖花开的时候,记得去踏青。
然而,不明白春暖花开的背后,美丽的东西究竟是如何爬上记忆里的。然后,我已经忘记了它的模样。

那些美丽慢慢滋长,那些温暖慢慢消融。知道如今,所有的东西已渐渐淡忘——这是否就是心死?

和文字扯上关系的人,永远都是忧伤的。
看到她留言板上的这句话,突然间就懵了。不知道曾经是因为怎样的缘由而选择摸起笔杆子,想起到现在,我在百度里的时光已经两载有余。现如今,又因为害怕心烦意乱而选择继续写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度的由来,因为辛稼轩的这首诗,而寻她寻他,寻找到最后也只能空对圆月,徒留感伤。

《四》

窗外的月,兀自明亮。似乎在一千年前的夜里,苏轼唱起的那首水调歌头里,月就是如此清纯洁然。而此刻,掉笔头的我,也在记起曾经月的可人来。
那样这些日子我就是在乞讨温暖了。


从上海带过来的蓝色羽绒服脏了,于是自己手洗了一下。晾干了,结果发现衣服上残留着白色的花。显然是没有把洗衣粉漂干净的缘故。于是这几天就只能顶着严寒去北区上自习了。秋说株洲那里一直在下雨,阴霾的雨季绵延了将近开学的两三个星期。为此,她的心情从来没有开心过。我知道,还有同样的一些人,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和我一起,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昏黄而暖色的路灯,看起来很有种很温暖。一路上有它陪伴,真不应该觉得自己是孤单的。

只是,突然间想起夜的黑来。如瀑般席卷的夜色,我有了种种恐惧。如果夜,没有星辰,没有月光,那么天空会不会寂寞?

《五》

同是一缕月光,一片华章

一城山色,一览波澜壮阔的梦

也许是未曾诉面已然相知的素人

一凝一回,起盼转合

月是月,月光则是盈虚的宿命

昨夜与今夜并非没有什么不同

想起写月的缘由来。

从图书馆大门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对情侣也正从图书馆走从来。在低头拉好外套的拉链的时候,听见耳畔一女子的惊呼:

“快看,月亮耶!”

这已经不是什么多大的奇闻,对于月,我们都在报以关注的目光。从五千年前的一次偶然抬目起,我们就已听得了那最初的对于月的惊叹:

“那是什么?•••额,就叫它月亮吧•••“

这就是月的由来。

再读张晓风的散文,看到其中只言片语的有关月的痕迹。

月,阙也。她是这么告诉我月本来就是不完美的。

然而在企冀月缺之后,世人又在讨厌那半阙采桑子半部红楼梦所带给人的无尽感伤。美好的东西总是易逝,然而分别的苦痛是你我所不能了然心结的。

七夕固然美好,可西方的情人节却更精妙的嵌入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因为我们自古至今都在脑海根植着“天残地缺”和“残缺是美丽的”世俗观念。分别总是让人感觉真实,而圆满的结局总是消遁于历史情节里,成为碎片。西方的浪漫思想在这一方面,特意避开不谈。他们把爱情寄托给雅典娜,把Fallinlove锐化成丘比特之箭,爱情就是浪漫的,与婚姻无关。可以用钻石证明,可以用戒指昭示。于是,中国人固守的月缺之美,月盈即缺的中国古典美学,变得脆散成薄纸。

在浪漫面前,所有的坚守都是一纸虚谈。

《六》

告诉我,你会不会在想念月的美丽。

告诉我,你在看天空的时候,也在想念白天。

假使天上的星星再也不会眨眼睛,你是否还会记得笑的模样?

假使星星可以对你开口说话,你会不会告诉他,其实你一点儿也不喜欢月亮?

我讨厌月,因为望见它,如同看见你悲伤的眼神。

栩栩笔

2012/3/10

相关文章关键词

《告诉我,那就是月光,那就是思念的味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