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用心学做“你的眼”

用心学做“你的眼”

2013-10-02 15:54 作者:山兰 阅读量:24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历经半年多“退隐”,我终于得以“复出”,于3月4日参加了《失恋33天》盲人电影放映活动。一直以来,不是我要懒惰,而是女儿日益繁重的课业害我只能对“小红帽”望而止步。这次,是不将爱前辈在群里对我说的一句“神交”,让我思来想去灵光一闪:咦,可以将“带女儿参加义工活动”作为一种奖励措施啊!这样,我既可以参加活动,又正好训练她快速完成作业。果然,女儿中计了,她本来就对电影组、手工组等的活动心仪已久了呢。而我也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两不误”了。

中午十二点三十三分,女儿帮我在签到簿上端端正正写上了我的大名和到达时间。还是去年参加《集结号》放映活动的多功能厅,还是熟识的小超在组织协调。还见到了心理游戏,吴欢,小俊,“半路上”还被水滴给认出了我,哈哈,老朋友见面,感觉分外亲切。已经算是老义工的我们,不用多吩咐,轻车熟路自己找活干——女儿去为盲人朋友们端茶递水,我在旁边接接搀搀,小事情做得不亦乐乎。

“观众们”该来的都来了,讲解员上台开始了贯穿始终的“旁白”,电影正式开映了,女儿安静地坐下和小“胡秋咸”边剥桔子边看起了电影。我吸取上次“出工不出力”的教训,悄悄地走到南侧墙边,站在这里,能有更多的机会提供服务。盲人们其实都很心善,一心想着不去找别人麻烦,在送水时我就发现有几位老人不肯喝水,因为怕上厕所。我只有赶快安慰她们,喝吧,放心喝吧,我们大家会陪你们去上厕所的!

电影开始之前,我和女儿就有幸获得了一次“陪厕”经历。可这第一次出的一个小插曲,让我余惊未消。没有经验,我只是凭本能和细心来尽心陪护。就是那两位不肯喝水的老奶奶,在我们娘俩的搀扶下,一前一后小心顺利地来到了卫生间。女儿还小,不懂得如何去照料,我只有吩咐她们先站定,再搀扶其中的一个,提醒她跨上台阶,牵引她的手扶着墙,走近蹲位,小心转身,两脚分站到蹲位两侧……。安置好一个,再去引导另一个,并关照她们不着急,完事之后喊我,我再一个个带她们出来(并自认为这样做足够周到了)。当我将第一位老奶奶牵引到水池边,帮她摸到水龙头,回身去守护第二位老奶奶时,速度还是嫌慢了点。那位老奶奶心也急了点,已经自己摸索着往外跑了,而危险就在这一刻发生了!估计是她的脚被蹲位上突起的前挡给拌到了,一个趔趄,她的身体撞向没关好的厕所门。好在我及时赶到,一把抱住了她瘦小的身体。哦,上帝,万幸没摔着!我的心儿为此砰砰跳不停!天哪,万一出了事,我可如何担待得起这责任?!女儿在旁边也看傻了,吓坏了。她是没料到,上厕所这样简单的事情,居然会是这样艰难。所以,做个盲人多难呀,多苦呀!我们更应当好好地照顾她们啊。

电影放映过程中,不时有老人陆续起来上厕所。老爷爷站起,就有男义工上前搀扶,老奶奶站起,同样有女义工赶紧引导,让人看着心暖暖的,感觉这世界到处充满了浓浓的爱。不过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同样是搀扶老人上厕所,有人护佑周到,老人畅通无阻。有人做得粗心,被带领的老人不是腰身碰着桌角了,就是胳膊撞上门框了。要知道盲人是没有视觉的,只有靠听觉和触觉去感知身边的一切,我们除了可以用手来指引他们,还应该积极动口来不停提醒他们,才能护理得当啊。正如端茶递水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但是当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盲人时,也就变得非常有讲究:水应该是兑好的温水,这样万一打翻了也不会被烫到;送水时,最好用你另一只空闲的手,抓起盲人的手,让他感知这杯水的位置,同时还要开口提醒他“水来了”。

电影结束,在送老人们去车站的路上,一不小心又让我遇见一个“马大哈”。在图书馆到三元坊车站这段马路东侧的人行道中间,有一棵“挡道”的大树。来时的路上,调皮的女儿还故意装成被撞的样子呢,娘俩还称赞修路人“做事人性化,连一棵树都不忍心随意破坏”呢。可就是这棵“幸存者”,与跟随在小红帽身后的一位盲人老奶奶开了个“碰头会”,老奶奶“哎呦”一声,皱着眉揉起了额头。这一下不是很重,但还是看得我满心不舍。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那位带路的小红帽,他(她)的身后跟着三四位盲人呢,老长的一条队伍,顾了头,没注意尾,也在情理之中。

看来,简单的一次带路、一趟陪护,貌似谁都能做,谁都会做,但不一定谁都能做好,光凭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啊。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用心学做“你的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