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书香满怀

书香满怀

2013-10-24 06:01 作者:尕黑 阅读量:3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书如山,知识堆积书山;书如城,书砖垒成书城;书如金,惜书如金;书藏玉,书香满怀。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亮。在这里宽敞的大厅,井然有序;在这里闪亮的灯光照耀着书架;在这里排列整齐的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分门别类地或码放在书桌上或竖放在书架上,让人眼花缭乱。走进书城如同走进书的海洋。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吸取知识的营养,或看,或买,或走马观花,自由自然;在这里,我们可以平起平坐,没有职位高低,只有知识的差异;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知识的氛围,可以沐浴到知识的阳光。书城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目光。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的第二感觉就是静。这里的喧哗早被垒成的书城吓跑,留下只是轻轻的翻书声。你看一位老者轻轻地询问着工作人员;你看一位学生坐在一角聚精会神地饱览着书籍;你看一位儿童被美丽的童话吸引。这里的每一位顾客没有一位是闲着的,忙着选书,忙着付款,忙着阅读,忙着浏览。他们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宁做一个读书人。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第三个感觉就是深。这里的书城不仅房屋结构深远,更是这里容纳的知识深渊。这里的图书容量可以说是海纳百川,如湍湍的溪流汇成书的海洋。踏进这里,你会感受到书的魅力;踏进这里,你会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踏进这里,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你会不自觉的贪婪,你会不断地吸收。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第四感觉就是香。这里的书城弥撒着书香。那淡淡的墨香缭绕在书架之间,让人陶醉在这书香的氛围中,真是心旷神怡。这里的书香来自五湖四海,这里的书香来自万水千山。这里的书香有着古朴的气息,这里的书香有着时代的纯香。散文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第五感觉就是优雅。优雅的布局,优雅的环境。来到这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消忧解愁;来到这里,在休闲的同时,可以发现美——“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到这里,可以舒缓平和的心情,可以沐浴书的阳光。喜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可见书的功效是那么重要,它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我们的心,它可以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前程。散文

踏进海宁书城给我的第六感觉就是温馨。来到这里,你可以把它看作驻足的港湾;来到这里,你可以淘到书中的黄金书屋;来到这里,你可以抱得美人归。在书店里流连忘返,被那些色彩斑斓的图书吸引着眼球,通常会忘了时间。每当抚摸着这些充满香的图书时,真是爱不释手。每当到了空闲的双休日,妻子逛商店,而我呢钻进书店不愿出来。同出家门,而中途往往会分道扬镳,惹得妻子非常不开心。

踏进海宁书城,我用尽全身的感官去体验,也体验不过来。或许海宁书城还需要增加我的感官才能完成。我用心去体验,体验到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我用眼去观感,观感到它的大气;我用鼻子去探索,臭觉到满屋的书香。在书店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中华文化源流;在书店可以与古典文化相交流;在书店可以与各位书的主人成知音。

海宁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海宁书城承担着传播这种文化的义务。许多年过去了,海宁书城一直承担着这样的责任。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忙季节,镇上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挑着简陋的担子,冒着酷暑送书下乡,给乡亲们带来了凉意。特别是那些连环画,非常吸引着我们这些孩子们。即使手中没有现钱,也要想办法用换些破烂省下的钱去购买。还有那些大人们用的农书,那些年画,受到我们的喜爱。

海宁书城也踩着时代的步伐历经变迁。由干河街窄小的店面,搬迁到海昌南路那宽敞明亮的书城。在扩大营业规模基础上,也提升了书城的品位。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销售的多样化,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为图书的销售拓展了市场,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网络。散文

离开海宁书城,抱着满怀的书香,犹如抱回了一个金娃娃。那种心情不亚于一个得胜而归的将军,书既是知识的积淀,更是历史的积淀,它的厚重承载着更多的历史的沧桑。它犹如一支丁香花,香满全球。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书香满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