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清风明月自在心

清风明月自在心

2013-10-26 14:07 作者:古心静典 阅读量:2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读法顶禅师的《活在时间之外》

我买过几本来自当代台湾高僧的书,南怀瑾、星云大师、证严法师,一度让我浮躁的心沉潜下来。后来又买了几本张剑峰主编的《问道》杂志。无论佛还是道,在中国这个儒家为正统的国度都让疲惫的心有了一个心灵的后花园。

那天网友楚华深推荐韩国法顶禅师的《活在时间之外》让我心有戚戚然。近年来韩剧热、韩星热,虽然看的不多,但曾经的《看了又看》仍印象深刻。任何一个国度都有自己民族传统的美的东西在流淌,我们唯有抱着“兼容并包”的精神,结合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的艺术思想才会有一条更光明的前途,也才会给民众更多的指引。

法顶在序《暮春之书》中说:“今天早晨,凝望着迟开的山樱花在掠过山谷的大风中纷纷凋零,我想,原来越是美丽的事物越是停留得短暂,越是令人惋惜和遗憾。等到花落的地方冒出新芽,杜鹃肯定会飞来。夜深人静时还会在我枕边啼鸣。”

美丽的凋零我曾多次见过,尤其是那一年有两株樱花在路边,那一晚我、宝宝、宝宝妈一起散步,那一刻的落花如雨,几乎让我泪流满面。至今也难忘那美丽的瞬间,那晚的月光,那晚的路灯光交织在一起,那落花时的高贵而缤纷的美令人颤栗。还有一次是在上海植物园赏花,记得是世博之前吧,也是花落如雨,一片一片。是雨后初晴吧,樱花树下,仍有些湿,甚至还有一些积水。许多女孩子跑过去仰头赏花,不停用手接住正在下落的花瓣,真是美极了。小宝她们也跑了过去,我静静地站着,看落花纷纷,那时我的心事也纷纷。此刻,我静静地回想,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安静美好,而逝去的那些美好将永远镌刻心间。

还有一次是顾村公园赏樱花,是去年吧,我还为此专门写了文章。今年顾村的樱花也快要开了吧,我期待重游。听说,三四月是日本赏樱最美的时节,冲绳的初绽之美,福冈的惬意之美,奈良的樱海之美,静冈的河津樱祭,歧阜的淡墨之美,东京的上野之美。尤其是上野公园,鲁迅先生曾在《藤野先生》说:“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霏红的青云……”当然,先生不是为了赏樱,而是对那些“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的人以讽刺。

林文月在《京都一年》里也提到了樱花之美,那书里还有美丽的樱花图,甚喜。喜欢“花见”一词,就是与花相见吧,什么也不说,只静静地在花前。如果也能像法顶禅师那样体会“惋惜与遗憾”之美,哪怕脑海里空空,那时那境也是对我们浑浊的日子以清洗吧。

一你的生活在哪里?

我的生活在哪里呢?我知道我依然在万丈红尘里,在柴米油盐里,在儿女情长里。

因为阅读,给喧嚣的心以宁静的去处。

《相遇》言:“人不可能凭借个人的力量成为人,只有经过相遇,人才能成其为人。

这个春天,我们又将遇见什么?

我们应该睁开新的眼睛。”

这是无言的鼓励。许多东西,我们用一生去寻找,未必都有结果,唯一就是当下的心境。

我曾刻意去体会“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曾把“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情形熬成了心粥,只是我依然不能望峰息心。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你的心里。我曾和朋友留言说:“只要在心中种下一粒春天的种子,你的春天就会来到。”

这些天依然春雨绵绵,虽然仍有些阴冷,我依然感觉到了春天的脚步。我在小河边已经发现了小草的嫩芽,这让我心喜。

我只是希望,生活在重压之下,无论可能的行走还是阅读,我都愿自己以春意盎然的情怀去寻找春天,因为我的心的眼睛已经睁开。

《清净之喜》

我的恩师曾赠我“淡泊名利,志当高远”的条幅,很多年过去了,我在漂泊的岁月里丢失了它,心下愧然。只是它们刻在了我的心里,这亦甚幸。

许多年,我没去回见,我只在辗转。如今我买了房子,我几乎把我的房子当成了法顶禅师佛日庵一样的禅院,只是我修的是红尘禅。

“雨过天晴,拿着镰刀割下茂盛的杂草,却发现了被杂草掩盖的大南瓜,这样的惊喜也是快乐的。听到山那边传来隆隆的雷声,赶紧到院子里收拾东西,紧接着降下瓢泼大雨,那时候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雨过天晴,望着生机勃勃的树叶也会心情愉快。”

看到这里,我心微乐。因为前些天我在翻看我的一本旧书里,发现夹在里面的五十元钱,内心欢喜。

也记得我的年少也挥镰,割过麦子,割过稻子,割过豆子,当然也如同法顶割过草,是给我的山羊、兔子。它们曾成全过我的学费,我心感激。我的挥镰也有过意外之喜,当然不是法顶的大南瓜,而我的是发现隐藏在草中的蘑菇,它们白白胖胖的或一个独立,或两个挨挤,我小心翼翼地挖出,捧回去,我很想把它们种植在院子里。只是,母亲把它们炖成了汤给我们喝。那时候,身体的需要还是大于精神的需要,只是那时的我还懵懂。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清风明月自在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