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由“pencil”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由“pencil”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3-10-02 16:15 作者:安居居士 阅读量:19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谨以此文纪念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34周年

一个双休日的午餐桌上,一个八零后的侄儿,不小心碰到了我端在手上的饭碗。他随即说“sorry”,我笑答“Notatall”。不料九十高龄的老母亲听了后,竟“互动”道:“那个时候老听到‘烹手儿、烹手儿’(pencil),是钢笔吗?”我在暗自惊讶中时,我哥笑眯眯地“抢答”了“是铅笔!”老母亲大半生艰难困苦,从未上过学读过书,九十高龄之人,对“pencil”还能说得挺流利,还知道是“笔”呢!何以如此呢?可见曾几何时“全民学英语,到处读书声”是多么令人难忘动人心魄啊!老人家不经意的一句“pencil”,把我的记忆一下拉向了“那个时候”——七十年代后期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这一天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的新闻媒介,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重要信息。与此同时,叶剑英副主席的«攻关»诗,也以大号字在各报醒目刊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历经十年文化焦渴的人们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一下子复苏过来了。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了!叶帅发表了«攻关»诗”!彼时“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诗句被人们竞相传诵。它是“那个时候”最“给力”的乐曲,嘹亮的回响在人们的耳畔,在人们的心海中激起阵阵波涛。

总数达6000人参加的科学大会蔚为壮观。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方毅副总理作了发展科学技术的规划和措施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此时此刻,听到此音的科技工作者莫不热泪盈眶。坚冰终于消融,知识分子得到解放。经历了长期的冰封,“科学”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很难想像,就在大会前,还是冰火两重天啊!那之前的整个社会风气对科学对知识的态度是扭曲的。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刚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科学和教育饱受摧残,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那之前的中学教科书,连书名都是“非标”的。物理不叫物理,叫工业基础知识;化学不叫化学,叫农业基础知识。那一代青年被叫做“知识青年”,实际上很大的一部分确实是“知识清廉”。这种状态人们都心知肚明,忧心忡忡啊,也确实堪忧。

科学大会的召开和«攻关»诗的发表,在祖国大地吹响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战斗号角,激发了人们勤奋好学奋发图强的报国情怀。有志青年热血沸腾、开始拼命学习,有识之士精神抖擞、迅即奋蹄扬鞭,老年学者壮心不已,顿时焕发青春。“读书学习”成为“那个时候”人们心中的最大愿望。

曾记得,那时新华书店的书供不应求,人们为了买到心仪的书,得排队,甚至得通宵达旦地站着排队,却不以为苦,以买到为乐。全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后,新中国破例在那一年的春季招生。曾记得,那时的学生,生活之朴素,学习之努力,至今想起都唏嘘不已。忘不了当年教室、寝室里的艰苦岁月,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可晚自习从来是座无虚席,甚至回到寝室熄灯后都还用手电筒悄悄看书。曾记得,那时的学生还特别单纯。虽然知道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但脑子里装的基本上是“好好学习,向科学进军”的理想,很少想过什么“位子”、“票子”之类现实的东西。我认为“那个时候”的莘莘学子,比较重理想,功利色彩很淡薄。

那次科学大会上,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景润作了题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发言。当时的陈景润,因为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发表,紧接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大幅转载,轰动全国,使他成为受人尊敬家喻户晓的人物。曾记得,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瘦弱多病的数学家,在“那个时候”是全国青年学子的心中偶像。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为最美好的理想、最时髦的职业。“那个时候”的青年男女做的是科技人员的忠实“粉丝”。

科学大会召开后,全国上下奋起直追,争分夺秒,热火朝天。“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把“文革”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忽然“换了人间”。不久英语随之火爆起来,广播电台推出了“英语广播讲座”,大街小巷中“pencil”、“desk”、“star”一声声从收音机传来,不绝于耳。

正是从那次会议之后,科学的种子根植于人们心中并迅速生根发芽。科技工作令人尊敬,“科学家”让人向往,“讲科学”成为时尚,“学科学”从而“读书学习”蔚然成风。

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意义非凡,它开创了一个科技发展全民学习的崭新时代。

三十四年过去,豪迈地说是“弹指一挥间”,抒情地说真是“悠悠岁月啊”!不知不觉中我也属于“夕阳红”队伍中的人了。七八年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轰动情景及辉煌效应,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每当忆及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都不免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由“pencil”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