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服了老谋子

我服了老谋子

2013-10-27 08:40 作者:泪烛 阅读量:2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张艺谋喊成“老谋子”,我不知道这称呼是在褒扬还是贬低这位世界级的大腕导演。在阳朔漓江的一个波平如镜的河湾里,老谋子为我们演绎了另外一场神话,在他已经熠熠闪亮的外套上再缀上了一块金箔。

竹筏悠悠,在漓江上和碧波嬉戏,我们忽然看到一个匠心独运的人造景观,它和青山绿水契合无罅。中心是一片翠绿的阶梯,好像是从山顶缓缓泻下来的一滩绿水,流进了清澈的漓江;也像是层层梯田里茁壮生长的嫩绿色的秧苗。江两岸按一定间距整齐地排列着一长串像巨型探照灯一样的披着绿色外套的舞台灯光设备,影影绰绰和凤尾竹林融在一起。这就是阳朔的水上剧场,那片梯田是观众席。张艺谋按照法国十九世纪的文艺理论家泰纳提出的艺术作品三因素“种族、环境和时代”,利用国人对民族文化中“刘三姐”元素的认同和桂林山水这个特定的环境,还看准了中国经济发展后人们逐渐鼓起来的腰包,在这里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大手笔:“印象.刘三姐”,这部水上大型歌舞表演和美不胜收的阳朔山水风光相辅相成,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成为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操,追求美的鉴赏,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的让人向往的地方。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

于是我们看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票价:总统位,680元;普通位,198元;旅店老板为我们购的票,150元。演出时间仅为1小时,然而观众照样纷至沓来。那天晚上细雨霏霏,尽管是旅游淡季,剧场门口依然人头攒动,拥挤如常,在每一面导游的彩色小旗下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依次鱼贯进入剧场。我们穿着剧场发的简易雨衣,是用很薄很薄的塑料布制的。我们的位子在第三排中间,我站在位子前,转头一望,在这只有几度气温的雨夜,除了两侧的部分座位没人,中间的主要区域全部是一片黑压压的雨衣方阵。我们和1000多观众一起徜徉在张艺谋用现代灯光音响和美轮美奂的构图营造的仙境里,在六百多演员一起唱的动听的山歌中,我们听到了竹林的低吟浅唱,看到了江面上的雕饰玉钩和两岸群山的朦胧奇幻,那一个接一个的让人扑朔迷离的印象让老婆连声说:值,不虚此行!

这是收进老婆相机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在空中各种探照灯光束的交叉闪烁辉映下,一只渔船慢慢地走进我们的视野。由于我们在第三排,所以看得较清楚:四个姑娘和一个小女孩,年轻的渔夫摇着橹把她们送到观众席前,聚光灯聚焦在他们身上,身着的僮、苗、瑶、侗四个少数民族服装更显艳丽无比。除了那个小女孩用瑶族语言向大家问好外,其余几个用“桂普”,广西话和普通话的化合物向大家表示欢迎,其中有一位姑娘用风铃般悦耳的嗓音说她是苗族人,说苗族姑娘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皎白美丽。六人在船上挥着双手同声高呼:“桂林欢迎你!”观众的情绪开始被调动起来。

镜头二:全场灯光陡然一下熄灭,在这天地一片漆黑的世界里,我们还在想象着即将出现什么神奇时,在水天相连处冒出了一个小小的红点,吸住了全场观众的眼球。耳边传来了刘三姐独唱的那些让人动情的山歌。一个打着红伞,身着古代装束的僮族姑娘站在一小船上款款而来。这时江对面的一块大屏幕放出了电影刘三姐的场景,两旁的山岗上出现了火把的海洋,一边男声,一边女声,低低地用和声为刘三姐伴唱。随着小船越来越近,歌声也渐渐大了起来。歌词我们再也熟悉不过了: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么边和,……,全场的观众也亮开了歌喉,优美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着,现场开始high起来。

镜头三:在几十束红光的照射下,河湾的两边划出了几百艘小渔船,它们在用刘三姐插曲变调后的音乐伴随下逐渐在河面上排成了整齐的队列,整个场面成了红色的海洋。让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的是随着音乐和阵阵的鼓声,渔夫们站在船上搅动着的红色巨浪。他们手中牵动着一块长长的红色塑料布,让它在江面上翻滚,一会让它在水波中飘动,一会让它波浪起伏,一会牵起来成为红色的幕帘。气势是那样恢弘。场面是那样壮观。这场歌舞让观众热血沸腾,在观众席上煽起了一波波红色激情,全场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镜头四:一轮明亮、谈黄色的新月在江面上慢慢移动,荡漾起伏的江波轻轻地摇动着它。它像一艘弯弯的小船在这夜空和江水已经连成一片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浮游,又像一个婴儿的摇篮在水面上戏波玩浪。我眼前这幅诗画般的意境让我想起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敛滟水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个披着蝉翼般薄纱的姑娘在月亮上用各种优美、出神入化的舞姿把我们带进了浩瀚的星空。水面上出现了群星闪耀的倒影,月亮周围有一些刻意布置的的道具和景色。有玉帝殿前的香炉,有广寒宫的缩影,还有西湖边上那鼎足而立的三座石塔,让人联想到让人难以缱绻释怀的美景“三潭印月”。月亮边绕着一群仙女在那儿挥舞着彩带伴舞,蓝色的灯光打在舞蹈演员和那些景物上面,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梦幻。

镜头五:水上出现一条长龙,弯弯曲曲,全体演员形成了一股长长的人流,好像是在江面飘逸。天空中交集着各种颜色的探照灯光,演员们或手执火把,或全身闪着亮光,演员们穿的少数民族服装上别满了微型灯泡,好像是太空中飘舞的玉练。长龙渐渐向我们靠近,只见一队姑娘手拉手从左侧跑上台,向大家挥手告别,从右侧跑下台。紧跟在后面的是一群农夫和渔民,挥着帽向大家告别。从右侧上来举着有村庄名字大红旗的村民:他们来自猫仔山村、田家河村、大山村、大山都村和兴坪河村。渔夫们抬着渔船和竹筏,有位女演员在上面摆弄着各种pose,很像是娶亲的队伍。这说明演出人员的确是当地的农民和渔民。最后一群姑娘在观众席前站成一排,正中间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估计就是歌舞表演的序幕中演刘三姐的那位女演员走到了前面,领着全体演员向观众鞠躬告别。

伴随着这热情奔放的告别仪式,刘三姐的歌声又响起了:“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

曾记得老婆被单位腐败了一次,公费去看了号称要弄奥斯卡金牌来装潢门面的张艺谋大作“金陵十三钗”。于是缠着我非要陪着她到大世界影城散发着香烟臭味的,连通风口都找不到一个的放映厅去领受夕阳情的缠绵,我硬是不想去。因为我对这位大导演的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故事情节我早就耳熟能详,我至今未去看这件耗资六亿多元人民币的鸿篇巨制。这次在漓江边上接受了张艺谋的熏陶教育后,我准备去看看这部电影了,尽管它已经从奥斯卡奖外语片的竞争中铩羽而归。

老谋子,不管如何,我真的服了你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服了老谋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