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黄龙溪
走进古镇黄龙溪,已是黄昏时分,天依然透着亮晃晃的蓝,但是夕阳已经躲藏在远处的树林中,用金黄色涂抹出一处处树梢的朦胧,而流经古镇的锦江拒绝朦胧,头顶映照着迟暮的阳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出辉眼的光芒,令人想起那个长眠在牧马山丘下的明朝蜀王朱有垓留下的荒冢一堆,依然是那么的凄凉。锦江岸边,芳草萋萋,夜风瑟瑟,在此亮如白昼的傍晚,我和同学走在古镇的江堤上,石阶在脚下慢慢延伸,岸边翠竹林里闪烁着耀眼的彩灯,我们就在岸边石凳上谈论着这个古镇的过去和未来。
锦江岸边游人渐稀,纵目远眺,江水映出青山隐隐水迢迢,一派江南水乡景色。不知哪家深院里的琵琶铮琮,若有若无的丝弦声调,隔墙飘了荡过来。是谁在弹唱《春江花月夜》,曲调忽然转激昂,清脆飞扬,余音不绝如缕。倏忽间又消失在幽深的长巷中,使人回肠荡气。
这时,夜色已是微醺,那金黄色泛红的锦江水便是明证。一群白鹅在江面追逐起来,拍打着翅膀掠过水平面,淅沥沥直到岸边。上的岸来,踱着慢步,鹅冠而行,的一下没一下地啄着嫩草吃。
我独坐在锦江岸边空荡荡的石阶上,静静地一言不发,凝视着江面上寂静的江风拂过水面,默默地守望着漫天风雨把江对岸时隐时现的山丘送入我的眼帘。这时,寒风冷雨拍打着我瘦削的肩膀和冷峻的面庞,风雨不断地催促我回到亭子内避雨,可我心却被一堆无形的火种炙烤着,一点也不觉得孤独。侧身倾听着岸边河湍湍的声音,回头望去,却见睡在岸边的古镇还在闪烁着微弱的灯光。
黄昏,驾一叶轻舟,让浆片轻轻地划拨着。望着沉睡在江边古镇倒影,有时轻轻地晃动两下,水中就现出古镇轻盈的舞姿。犹如少妇那丰腴的体态显得分外妖娆,却又显得饱经沧桑和风尘。我为古镇守夜,同时守夜的还有古镇老榕树,它那斑驳的树干便是历史的明证。我知道,这座川西的名镇,民族味儿很浓。
一阵微风把一股股沁人肺腑的芳香吹来,幽幽长长的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夜幕下,一片片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镇,远远望去,雾岚缭绕着远处的山峦,油菜花的香味从远处的田野飘荡过来,香气正氤氲着古镇的梦境,古镇亦曾尽享风流,更须壮士傲啸与骚人呤哦,隐逸徘徊与豪客放歌。
坐在榕树下的古渡口,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古镇,从一块石板,一棵古树,一幢老屋和锦江的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地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移动,感到小巷深处,哪家正开启的房门走出一位纤秀女子。那是驻春园的春香姑娘吗?
暮色茫茫,灯火又上来了,远处晚霞渐渐地隐退下去,近处的烟缕又徐徐地散开了。节令又适逢仲春,这就让人既有天高气爽的慷慨之情,又有日暮乡关的惆怅之意。古镇的黄昏,太容易使人沉醉。此时此地,何事最相宜?宜酒、宜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