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北京爱情故事》:一场青春的祭礼

《北京爱情故事》:一场青春的祭礼

2013-10-24 01:50 作者:逸文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北京爱情故事,一群历尽都市浮华、成长疼痛的热血青年;一部追逐理想彼岸,飞翔与坠落的影像盛宴;一场关乎风月爱情,物质生存的青春祭礼。

故事的最后,情节都停止定格,我以为计时器上的时间也会就此停止,但是编剧还是更高一步。或许,沈冰的昏迷不醒是合适的。因为,关于青春的故事永不会落幕,结束,是下一个开始。

时间依旧,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陈思成胜利了,他用疯子、吴狄、小猛、林夏、小曦、沈冰等几个角色的际遇沉浮,悲欢离合,就把那些有关青春的轨迹、选择的迷茫和成长的蜕变涅?诠释得淋漓尽致。

小猛的沉沦、吴狄的挣扎、疯子的成熟、吴魏的离开、小曦的失去、小伍的难过……,他们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活着,每个人都渴望在都市残酷的竞争中获得幸福和成功。有人背弃了誓言,有人守候着过去,有人自我麻醉,无论怎样对待现实,青春都随着明灭不定的流光无可挽回地逝去了。

那些曾经挥洒在林荫场上的激情,那些回荡在空旷篮球馆里的呐喊,那些贴在老地方的纸条和照片,都在提醒着我们:有些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回去了。

这部号称比《奋斗》更现实,比《蜗居》更犀利的电视剧更像是一本集体怀旧的老照片集。我们在远远观望着别人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留下自己爱恨的表情烙印。

一个好的剧本,无关角色,无关演员,而是这个故事本身。

这个故事,是用心写出的。这部剧,是用心表达的。

青春的美,不仅在于激情活力,还在于犹如凤凰涅磐般,因为成长而在心底留下的剧痛。每次听到汪峰沙哑的声音唱着“再见青春,再见美丽的疼痛,再见青春,永恒的迷惘。”都很催泪,或许在没走出象牙塔之前,我们就是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的世界只有那么大,经过现实的打磨,我们也许会变得不像自己,变得圆滑世俗,可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时代的激流冲走,才不会被淘汰。

所谓的成熟,不过也是在做一场青春式的告别仪式。莎士比亚说过,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当我们身心疲惫地行走在沧桑边缘上,仰望璀璨的星空,是否在脑海中翻滚着青春的物事影像,是否在默念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中朋友的名字,是否也像疯子、吴狄和小猛那样常常回到母校寻找他们走过的痕迹。

席慕容有首小诗: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有生的瞬间遇见你,竟花光我所有运气。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北京爱情故事,一场青春的祭礼,一场没有观众,没有看客,没有局外人的回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北京爱情故事》:一场青春的祭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