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回马鞍山
从女儿蓉的学校回来的第二天,我在静安寺买好了10月8日回马鞍山的火车票。
星期一中午早早的吃过午饭,带上些衣服匆匆赶乘57路公交汽车,到达新客站时已经在放旅客进站了。又匆匆检票进站,火车车厢面貌一新。崭新的车厢绿色的座椅,新式的塑钢旅行架,车窗玻璃是用铝合金把手上下开启十分方便。我的座位是105号紧靠窗口,天上虽然有着很厚的云层,车厢内显得有些闷热。
下午1时05分,列车准时从上海站开出。车窗外阵阵的凉风驱散了车厢内的闷热的空气,随着车速的加快风越来越大,还在患感冒的我受不了窗外急剧的凉风的侵袭急忙把车窗拉下,只留一道缝通气。坐在我旁边的长得胖乎乎的女青年学生便大声嚷着要开窗,坐在我对面座位的中年微微发胖的男子就对我说,你怕风,干脆和人换位子。我急忙问他到哪里下车,他说苏州。我说我感冒还没好那我跟你换个座位吧,他居然一口回绝了,接着假装好像没看见我那样,转过头去不啃声了。
列车从昆山、苏州到无锡。这一带都是房屋高楼鳞次栉比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地带,由于假日刚过,车上不很拥挤。车上的列车员颇有经济头脑,推销起保健袜来了。那个男列车员一手拿保健袜,一手拿着钢丝刷,高声地向旅客嚷嚷着袜子的质量高妙,先用钢丝刷噌噌噌地使劲地挫着保健袜,高声的嚷嚷道:“嘿!大家都来瞧瞧,多好的袜子,不起球,不起毛,不断丝,既坚固,又防火预防脚癣脚臭。大家看,大家瞧啊。不一会儿他又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来打着火后对着保健袜子烧了起来。在打火机的火焰的燃烧着下袜子居然完好无损,把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列车员口中念念有词,念着顺口溜,还挺押韵的呢,说是:
“四季空调袜,冬暖又夏凉。身体保健康,人生最重要。防癣又防臭,保健呱呱叫。走过路过,别错过,馈赠亲友好礼物,十元钱来卖三双,便宜实惠叫呱呱!大家快来买,错过机会别后错过。买回家呀老婆欢喜,丈夫热爱,甜甜蜜蜜,多呀么多快乐…….”
列车员推销保健袜子的顺口溜广告词,逗得满车旅客哄堂大笑了起来,还有旅客真的出手买袜子了,这给列车员带来了欢喜。
车过常州。窗外晚稻金黄灿灿的已经到了收割开镰的时候了。窗外的高楼屋宇逐渐稀疏了起来,一过丹阳更加荒芜,路边衰草枯黄,土坡高低起伏错落,绵延不断。那土坡上还种着棉花呢,那棉花正在吐露出白云般洁白的棉絮花絮呢。
坐在我边上的胖嘟嘟的青年女生,不停地一个劲地往嘴里丢“金枣面果子”咯咯地咀嚼着。一手拿着书本在看书,一边满嘴香甜地津津有味的嚼着“金枣面果子”吃。看她认真读书的样子,真让人敬意油然而生。我仔细地看了看书名《企业文化概论》,其中一章的内容是“企业文化与DIS策略。”我在想,此书读尽管读,拿文凭到可以,现实中又有何用哟,哪个老板要你谈企业文化?唯利是图才是现在企业老板们心中最大的“企业文化”什么“DIS策略”!你比老板能耐?有战略眼光?老板还不哂笑你幼稚,把你看做春秋战国时期的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嗤之以鼻。
列车驶近镇江,远远望去金山寺上的宝塔已经在栋栋高楼的身影里,如威武雄壮的宝剑,时隐时现。铁道边镇江新的经济开发区的工地上,马达轰鸣,塔吊林立。为将来镇江经济发展奠定硬件的基础。在镇江车站上下车的人还真不少。列车驶出镇江车站不久,润扬大桥如一道雨后的彩虹,飞架在大江的南北之上,把对岸“两三点星火的瓜州”(扬州)与润州(镇江)连为一体,使得今后苏南和苏北的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苏北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长长的钢索从高耸的南岸桥头堡上,向对岸伸展开去。粗大沉甸甸的钢索呈圆弧形,从桥的这头悬向桥的那头,圆弧的中心与桥面相连。远远望去桥头堡上的一道道钢丝和桥面,就像是一面巨大的竖琴,在叮叮咚咚地弹奏着优美动人的旋律。那时大桥还没有完工,桥头堡上还悬着林立的塔吊。如在桥头堡上修建观光电梯和平台,让游人一览镇江和瓜州两岸的大江美景那该多好呀!
我曾经从扬州郊外的古渡口瓜州带车摆渡前往镇江回马市。过去苏北老乡都是从瓜州摆渡前往镇江,在坐火车去上海的,交通很不方便。不久润扬大桥修通,就可以不再像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咏叹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那样相隔了。润扬大桥的修建为镇江和扬州经济的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在列车隆隆的疾驶中目送远去了的桥影。对面座位上学生摸样的男青年互相问这是什么桥?他们对润扬大桥竟然不知所云。那位学生回答不出来桥取名的含义,说反正是镇江的桥吧!我心里好笑,默然不作答。现在的镇江在古时又叫润州和京口,三国时孙权的东吴国曾在此建都。
列车继续行驶,从镇江到南京大约要行驶1个小时的路程,铁路两边已是山岚起伏。宁镇山脉扼守着南京东北面的门户,远远地从车窗里望见栖霞山上红枫一片浓红、淡黄、深绿,互相杂夹一团团一簇簇,使得山色丰富多彩起来,好像欧美风景油画大师康斯泰勃尔(英国)笔下的秋山风景画作。车过栖霞山站,便穿过长长的隧道,此时天色已近暗了下来。尧化门车站一条条锃亮的铁道如游龙般的长长地卧动着。在繁星般的车站灯光的照耀下,钢轨发出一道道冷色的光亮来。不久对面车窗外的水杉林带间隐隐约约看到了公路上往来飞驰着各种各样的汽车,这就是宁镇公路近南京市区段的公路了,南京新站已经在向我们招收了。
南京站目前还在重新修建。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大都,因此上下的旅客更多。我们乘坐的2182次列车必须在此调换车头,在向其反方向绕着紫金山行驶,到中华门车站(即南京南站)大约需要30分钟。是中华门到达马鞍山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此外车窗外黝黑了只有窗外远山和村庄的轮廓还隐约可见,远处西边的天际染上了一到橘红色的晚霞,给黑黑的夜幕镶上了一道色彩斑斓的花边。
由于列车调换了车头,车厢反着行驶,我处在了背风处。原先号称不怕冷的小青年男女学生却被夜里车窗外的强劲的凉风,吹得冷得簌簌发抖。忙披上牛仔上衣。夜间山谷中的风很凉,他和她原来自称不怕冷的“英雄好汉”现在看着我,冻得不好意思关窗了。我见状看他们尝到了挨冻的滋味就主动上前按下了车窗。人嘛,可不能只顾自己,光图自己的快乐,不考虑人家的感受。这不让自己也遭罪了,不好意思了,要理解人才对呀。
南京南站外高楼林立,立交桥丛横交错,变化很大气象万千。听对面位子上的青年学生说,将来马鞍山到南京还要修建地铁,不知是真是假。平头粽子脸皮肤黝黑的青年学生和架着眼镜的同学大谈马鞍山王国未来发展的宏图,后来又谈了网络游戏故事,我也听得津津有味。车窗外宁芜公路边的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灯火辉煌。
晚上7点15分列车终于到达了马鞍山车站,车上三分之一的旅客在马鞍山下车,可见来往马鞍山和上海之间的旅客是多么的多呀。那几位坐在我边上和对面的位子上的青年男女学生也在马鞍山下车,男青年学生在下车前,从书包里横七竖八地码放着《数学》、《英语》之类的课本。他们是在校的学生,我感到好奇怪,今天是星期一他们不上课?到上海去玩呢还是……大约我心里多管闲事。那个男青年学生大约刚才吃了车窗外的冷风,居然不停地咳嗽起来。列车停在二道上,两列车在此车站交会。从天桥匆匆而下,出站的人很多,检票口只开一扇门在人挤人拥后面的检票员问我检票,我在前面已经检过票了还好没有把车票丢弃,让前面的检票员收走,否则很可能把我误认为是无票乘客岂不冤哉?!总算出站快到家了,我匆匆忙忙迎着黑暗的车站广场外的灯火,提着旅行包朝离车站不远的家跑去……
发稿於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上海西郊龙柏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