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企业管理漫谈录

企业管理漫谈录

2013-10-02 17:16 作者:书渊谷 阅读量:25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可称作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这种说法可能显得宽泛些,我也赞同。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我个人通过看一些书籍、听一些讲座之后的感想而得。

首先,对于管理可以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来概括。上至一个国家,面对突发事件,需要商议对策及时应对;下到自己犯错,及时反省改正,这最终的目的都得把事情处理好。最高明的管理方法是将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常从事于无形之外”一个道理。佛家经常提到的“觉悟”或者说是“大彻大悟”也都有这方面的意思。并非是说非得掌握满腹经纶,才能搞好管理。相反,有时候掌握的理论越多,可选择的限制性就越大。“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只要我们自己多用心、勤思考,都可以悟出管理之精要,达到“执一以为天下牧”的境界。当然,这个更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去提炼。其实,人生也就是一个不断体道、悟道的反复过程。

其次,对于企业可以理解为由相应的不同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有稚有序的系统。只是分工不同,但都不可缺少。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来促使这个企业有序的运营下去。每个部门各有其特点,这是个性,是它的特殊性之所在。而这些不同的部门最终要组合成一个高效运行的机构,为整体运作提供服务,这个是共性,是它的普遍性之所在。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单木不成森,独行不成林”就是最常见的常识。写到这,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的双手合在一起,共有28个关节,而这28个关节正好与夜空中的经星28宿这个数字一样,是一种巧合,也难怪有“掌上乾坤”之说。这或许多少带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总的意思是说,要以辩证的观点、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会少走弯路。

最后一点,关于学习。现在,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让全社会成员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是一件大好事,应值得高度重视。我个人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来提升自己,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人不可能天生就是优秀的管理者,都是摸着石头,在磕磕碰碰中走到光明之口,这个属于理论层次。二是向自己学习,这一点是核心,也容易被一部分人所忽视。按《心经》开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言,第一个“观”字便有这方面的意思,它强调的是内观、内照、禅定。试想,一个连自己都观看不好的人,何以见得能够“观”照好企业?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自己过于忙碌而忽略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阳,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的,像理论知识等。而这个阴可以理解为主观、内因,内因决定外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方面能够把握好了,自己的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世无常贵,世无常法。搞好企业管理,当然也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包括在内。以上三点,只是我个人的浅显之见。正确与否,还恳请多多给予详细指点,也是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一条捷径。

相关文章关键词

《企业管理漫谈录》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