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照张相吧
临近中午的这个时候,云贵高原的阳光格外热烈,寻着水声而下,石阶越来越陡峭越来越狭窄,虎跳峡瀑布有如万马奔腾的气势和轰鸣的水声有种夺人心魄的美,让每一个走近它的人惊叹不已。我磨磨蹭蹭地在峡谷的半山腰处徘徊,想着该从哪个角度照一张风景才最佳。
“叔叔,阿姨,和我照张相吧,帮我攒学费……”
寻着声音,一个藏族小女孩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像朵花似的盛开在石阶外一处较宽敞适宜落脚和拍照的角落,她身边是熙熙攘攘擦肩而过的游人,女孩的话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
我走过的时候,女孩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却并不针对任何一个过路的游人,她的眼光扫过每个人,却不停留,口中自顾自地说着:叔叔,阿姨,和我照张相吧……
从她身边走过的那一刻,我的心莫名地动了一下,几年前相似的场景重又在脑中清晰起来。
那是在三峡的一个浅滩上,许多孩子围过来,争着把自己手里当地特有的石子塞到游客手中,那些石子装在一个一个的网袋里,三五颗一袋,很圆润漂亮,孩子们边往游人手中塞,边不停地说着:
“送给你!送给你!”
正在我手中收满了石子,心中被这些孩子的热情与质朴所感动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怯怯地向我伸出了手:
“阿姨,快开学了,我们还没有学费……”
同藏族小女孩一样童稚的声音,一样的充满渴望与无奈,隔着几年的时光,重又勾起我逐渐模糊的记忆和隐隐的心痛。
那个男孩子站在一大群从我手中几乎是抢过零钱的孩子们之外,用与他那个年龄极不相称的淡淡的忧郁看着我,随身携带的零钱已被孩子们分光,在他的目光中不知怎么我竟然有些慌乱,下意识地再一次查看随身的包,还好,来时特意装进的一只钢笔应该派上用场了,男孩子接过笔的那一刻,我说:好好学习。
上船的时候,伸过来一双小手,手中是一颗墨绿色圆润的石子,上面有几颗小星星,一如天上夜晚闪烁的繁星。手中还有几个工工整整的字:好好学习。男孩儿冲我羞涩的一笑,转身消失在小三峡如画的风景里。
几年以后的今天,当这一幕重又被记忆拾起,身边的风景在我眼中黯然失色,虎跳峡的水声变得格外刺耳。往下走,再往下,又有几个同样大小的孩子,同样鲜艳的藏族服装,同样清脆的童声,甚至说话的语气和字数都是一样的。
“叔叔,阿姨,和我照张相吧,帮我攒学费。”
同几年前一样,我的手又迅速地摸向了随身的背包,这一次掏出的,还有我的数码相机,藏族孩子们的声音,可以让人的心隐隐作痛,我想要把这场景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让更多的人伸出友爱的手。
当我递过一张拾元纸币,把相机调到录像状态,对准路边那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的时候,他很职业化的伸出两臂,摆出一个造型。
“一二三田七!”
声音极快,像在应付差事,同时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你刚刚说的是什么?阿姨没有听清楚。”
“一二三茄子!”
原来是经典的照相台词呢,我不禁莞尔。
“把你刚刚在路边说的话,再说一次好吗?”
我指的是“和我照张相吧,帮我攒学费”那一句。
“忘了,不记得了。”
“怎么会呢?你不是一直在说吗?”
“一二三茄子!一二三田七!”
男孩儿似乎听不懂我说的话。
和我一起的同事这时走过来,把手中刚刚买来洗得干干净净的一袋小西红柿递过去,男孩接过便一个个塞到嘴里自顾吃了起来,边吃边又走向不远处另一个更小些的孩子,递过去一半,两个孩子共同分享起来。
“他是我妹妹。”
一种纯净的温情在心中漫延,我和同事不禁相视一笑。
“来,和我照张像吧。”
同事说着抱起男孩,我的相机在他们俩共同的“一二三田七!”里记录下那一刻的两张笑脸。只是,那句我想要录下的话男孩一直再没有说出口,同事说没关系,还有好些个孩子,我们去找那个小女孩。
第一个见到的女孩年龄似乎要比男孩大一二岁,她摆出和男孩一样的造型,一样的话,一样的笑容迎接了我们。当我再次提起要她说那句话的时候,她忽然收起了笑容。
“妈妈不让说,不能说的。”
“为什么啊?”
“只能说一二三田七,一二三茄子,说别的会挨打的。”
“谁打你?”
“妈妈。她会打得很疼,因为妈妈不让在别人问起时说这些话。”
我和同事愣在当场,怪不得小男孩说不记得了。别的孩子也一样是得到了相同的嘱咐了吧,这后面会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背景呢?
那句不经意间打动我的话,那句我刻意想要得到的话,那句我自认为能够帮助他们的话,被孩子们隐藏在了哪里?虎跳峡的水声里,那清脆的童声是否也夹杂了水份?
当孩子的童言由无忌变成了有忌,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被严格规定出范围,那些刻意被禁止的话,是否会在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慢慢长成一棵大树?那么,透过树的荫影,童年可还是原来的颜色?
来吧,孩子。
正午云贵高原上的阳光格外灿烂,我们一起照张像吧,被风吹散的那些话就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只说:
一二三田七。
一二三茄子。
然后一起绽放一个最纯真最自然的笑脸。